【专家定制】:帮你克服伤害帕友健康的情绪问题

蔡晓东医生 发布于2020-04-10 11:58 阅读量6846

本文转载自美敦力脑起搏器公号

微信图片_20190617142849.png


很多帕友可能都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着这样的事情:每天都觉得天是昏暗的,没有值得开心的事情,只想躺着,什么都不做;又或者会莫名的感觉紧张,整日担忧,甚至坐立不安。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你知道吗帕金森病患者除了常见的运动症状,还可能经历抑郁、焦虑等各种情绪变化!这些都是容易被忽略的非运动症状,同样需要患者、家属和医生的高度重视。


其实在帕友当中存在情绪问题的并不占少数。

有研究发现在帕金森病患者中有45%存在抑郁情绪,66%存在焦虑情绪,而且焦虑抑郁还会常常一起出现。而很多人往往对情绪问题存在误解。


1、认为焦虑抑郁的患者就是想太多,太矫情,太软弱,是意志品质问题。

2、认为焦虑抑郁就是有心结没有打开,是思想问题。

3、认为去看心理医生很丢人,只有精神不正常的人或者小心眼儿的人才需要心理医生。

4、认为心病还须心药医,普通的药片是不起作用的,药片治不了病根。


其实情绪问题的成因很复杂,与意志品质或者思想觉悟真的没有什么关系。

大体来讲它的成因分为生物化学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三大类。其中生物化学因素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也就是说我们的情绪变化,是以客观的身体当中某些生物化学变化为基础的。

目前认为大脑当中缺乏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是造成情绪问题的主要因素。而恰恰这两种神经递质与帕友们缺乏的多巴胺同属一个家族,他们可以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对于帕友们存在的情绪问题的处理,可能会被很多人忽视。一方面我们觉得比起处理运动症状,情绪问题并不重要。另一方面,我们可能会担心治疗情绪问题的药物会影响运动症状。

然而我们的生活质量有三分之一取决于情绪,那么对情绪问题的干预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同时我们的干预手段不仅仅是依靠药物,我们自己也可以科学合理有效的行为调整情绪。下面介绍几种简单易行的方法。


1,音乐的力量

音乐的力量是强大的。建议平日可以听一些舒缓的音乐。有研究表明每天听5次音乐,连续14天就可以对自主神经系统及管理情绪调节的内分泌系统产生影响,以达到缓解压力和调节情绪的目的。


640~1.jpg


2,唱歌/合唱

有研究显示唱诗班这种集体合唱可以提升积极情感、幸福感,提高生活质量,心神状态更好;而且参与唱歌活动时间越长,获得社会连接感越强烈。


3,运动训练

欧洲、加拿大、美国精神病学会已经将体育锻炼写进抑郁症治疗指南当中,并作为最具权威的推荐之一,认为锻炼可以显著改善抑郁症状,疗效与药物或心理治疗相当。


640 (1)~1.jpg


因为运动可以调节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以及多巴胺的水平,对管理情绪压力的内分泌系统也有调节作用。

运动的形式并不受限制,团体互动的运动、达到中等运动强度的运动更有益于缓解情绪问题。同时运动可以对本不存在情绪问题的帕友起到预防的作用。如果结合每位帕友个人的运动症状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文体活动

有研究发现,每隔几个月看一次电影、戏剧或展览的人,患抑郁症的风险要低32%,而每月看一次或更多次电影、戏剧或展览的人患抑郁症的风险要低48%。这些文化活动的力量在于他们所鼓励的社会互动、创造力、精神刺激和温和的身体活动的结合。


640 (2).jpg


5社交团体

积极参加社交团体活动,增强归属感。如定期参加帕友交流教育活动,可以促进患者间相互的鼓励和支持,增强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增强自我认同感,提高对疾病管理的主动性和自信心。


640 (1).jpg


6,放松训练

以瑜伽的放松音乐为背景,跟随音乐当中的指导语进行放松练习,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身心的松弛。帕友们既可以将它作为应急放松方法,也可以作为日常的训练,调节紧张、焦虑不安的情绪。


7,规律作息,培养兴趣

培养规律的作息是帕友们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础,对于睡眠、服药习惯的养成起到重要作用。

由于常用药美多芭是需要空腹服用的,建立规律的生活习惯有助于药物充分发挥效果。培养兴趣爱好,如:写字、画画、弹琴、做手工、养宠物都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增加成就感和社会归属感。


微信图片_20190610113133.jpg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