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说】说话模糊怎么办?关于构音困难,帕友必须知道的3大康复治疗方法

蔡晓东医生 发布于2020-03-11 16:37 阅读量7240

本文转载自帕金森病友会

微信图片_20190617142849.png

经常在门诊听到有帕友反映自从得了帕金森病,就感觉自己说话变模糊了,声音也越来越小了。

其实,语音障碍是帕友常见的非运动症状,面对这个困扰很多帕友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1、什么是构音障碍?

语音障碍是帕金森病特有的一种并发症,主要表现为突然开始并且逐渐进展的一种以发音困难为主的沟通能力障碍,包括发音低沉、含混、声音嘶哑甚至失声;有的会表现为口吃,严重影响与别人交流;也有患者表现为声音不可抑制的颤抖,再加上声音含混不清,造成周围的同事、家属根本不能理解,最后造成患者情绪焦虑、拒绝社交等严重行为障碍

可以说,合并语音障碍的帕金森患者非常痛苦,生活质量明显降低,也让家属无能为力、爱莫能助。

微信图片_20200311142643.jpg

帕金森病语音障碍其实非常常见。据统计,大约有90%的患者会在不同时期出现语音障碍的表现,并且随着疾病的持续进展,最终所有帕金森患者可能都会出现严重的语音障碍,不能交流。

目前,对于发音低沉、清晰度下降的症状,无论是传统的药物治疗,还是DBS手术,效果都不是非常明显。

2、语音障碍的治疗方式

目前对于帕金森语音障碍,治疗方法大概有三类:

(1)构音障碍训练法

首先,就是根据传统神经损伤引起的构音障碍训练方法,从每一个构音困难的声母、韵母开始训练,逐渐打好基础,开始像小学生学习拼音一样,按照患者原来的发音特点(比如方言的发声特点),逐渐帮助患者重新“学习”发音,恢复到能够与家属、同事进行必要交流的程度。


微信图片_20200311142652.jpg

但是比较困难的是,这种传统的治疗方式,需要长时间才能够见效,最终恢复到何种程度,事先都很难判断;其次需要长时间的一对一治疗,患者长期在门诊坚持治疗也是比较困难的;最关键的是,对于帕金森患者而言,一个长周期治疗之后,疗效能够持续多久,很难预估。

(2)歌唱疗法

强调尽早鼓励患者早期坚持练习发声,强调发声时间长、音量大,可以推迟帕金森语音障碍的出现时间,也可能减少发音困难的出现,适合患者组成小组定期训练和每日自我训练相结合,患者之间也可以互相监督、打卡,是一种比较好的训练形式,也是各种发音训练的重要基础

微信图片_20200311142656.jpg

但是,对于比较重的患者,和一些不喜欢歌唱的患者,这种方法很难接受与坚持,而且很多患者在早期根本不会主动坚持发声,并且科学的发声训练需要专业人员指导,也需要排除一些基础器质性病变,不能简单粗暴的强制训练。

(3) 励协夫曼疗法(LSVT)

这是目前全世界神经病学家和言语语言治疗师最公认有效的方法,在开展的比较普及的国家(主要是美国和少数欧洲国家),是帕金森患者改善发音困难的重要方法。

经过研究发现,一次规范的LVST治疗(需要连续4周,每周4次的不间断治疗),语音障碍的改善可以维持一年半到两年,并且大部分患者都可以坚持以门诊训练的方式来完成治疗周期。

微信图片_20200311142648.jpg

LSVT训练的主要内容,就是让每一个患者开始和坚持发“啊”声,通过音量、音质、时长等指标,让患者重新拾起“正确”的发声方式、用力方式、呼吸方式,和重新感受到“准确”听觉方式,对自己的音量、音质、清晰度有着明确的认知。

在课程中,还要调整患者的呼吸方式与呼吸效能,每次训练结束还要适当的留下家庭训练作业来巩固训练效果。LSVT疗法发明至今也不过30余年时间,可以说是针对帕金森病语音障碍的特应性治疗方法,为全球2%的帕金森语音障碍的患者提供了服务,并且一直在持续的研究中,方法和机制不断进步中。

现在国内从事帕金森病康复的专业人员也在积极学习和不断探索,希望能够使用LSVT方法为帕金森病患者解除、改善、预防语音障碍的困扰。

微信图片_20190610113133.jpg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