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帕金森病的治疗是一个永远都不会过时的话题对于这样一个目前还不能治愈的疾病来说,治疗的理念和策略与治疗的方法同等重要。而这些会随着我们对本病的认识程度而逐步深化、甚至有所修正。
1,如何个性化制定抗帕方案?如何检测病情的发展?
帕金森病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及心理治疗。选择何种药物治疗,应考虑患者年龄、病程分期、严重程度、运动障碍类型(强直为主还是震颤为主),非运动症状(例如有无认知功能障碍)、职业和生存质量要求、潜在不良反应和药物经济学因素。
对于年龄<65岁或不伴有智能减退者,可给予:①多巴胺受体激动剂;②MAO-B抑制剂;③复方左旋多巴+COMT抑制剂;④金刚烷胺或抗胆碱能药;③复方左旋多巴。
年龄≥65岁或者伴有认知障碍者,或患者因工作求,须显著改善患者运动症状,首选复方左旋多巴,加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MAOB抑制剂或COMT抑制剂。
对于有手术指征者可行手术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注意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中医针灸或其他康复治疗并对患者日常生活进行训练和指导。
目前用于检测病情进展的方法主要还是立足于患者的临床症状,包括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辅以必要的检查。包括 UPDRS评分、H-Y分期、非运动症状的量表评估,患者主观感受,辅助检查(如功能影像学检査:PET或SPECT与特定的放射性核素检查)。
2,甲亢与帕金森病运动症状是否有关?
帕金森病和甲亢没有必然联系,前者是神经变性疾病,后者是内分泌疾病。但二者都可以引起手抖症状。帕金森病导致的手抖为静止性震颤,即安静放松状况下抖动明显,持物或动作时不明显,以“搓丸样”动作为特征。而甲亢引起的手抖是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所导致的,以细颤为特征,在持物或动作时较明显。
3,帕金森病主要有哪些治疗方法?
帕金森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运动疗法、心理疏导及照料护理等。其中以药物治疗为首选,且是整个治疗过程中的主要治疗手段,药物治疗包括疾病修饰治疗和症状性治疗。疾病修饰治疗药物除了可能的疾病修饰作用外,具有改善症状的作用:症状性治疗药物除了能够明显改善疾病症状外,部分还兼有一定的疾病修饰作用。手术治疗则是药物治疗的一种有效补充,对于药物不耐受的患者或药物改善不理想的患者可以行手术治疗,但还是需要药物辅助治疗。除此之外,还可以辅以非药物治疗,如运动康复太极等运动疗法。
4,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有哪些?
帕金森病症状包括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因此治疗也分为运动症状的治疗和非运动症状的治疗。
治疗帕金森病运动症状的药物包括抗胆碱能药、金刚烷胺、复方左旋多巴、多巴胺受体激动剂、MAO-B抑制剂、COMT抑制剂六大类。它们通过不同的药理机制实现对帕金森病运动症状的控制;帕金森病运动症状的产生主要归因于脑内多巴胺含量下降,所以上述药物,通俗的讲,都是为了增加脑内多巴胺含量、提高身体对于多巴胺的敏感性、延缓多巴胺的分解代谢,或者抑制乙酰胆碱以达到与多巴胺之间的平衡(乙酰胆碱的生理作用和多巴胺相反)。
治疗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相对复杂,治疗药物相对有限。包括精神障碍的治疗,如氯氮平治疗幻觉,选择性SSRI治疗抑郁焦虑等;自主神经功能的治疗药物,如乳果糖、龙荟丸等治疗便秘,米多君治疗体位性低血压等感觉障碍的治疗药物,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复方左旋多巴治疗不安腿综合征等。
5,有哪些药物可以改善帕金森病运动症状?
目前上市的改善运动症状的常用药物包括:
(1)复方左旋多巴。
(2)非麦角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3)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4)COMT抑制剂。
(5)抗胆碱能药物。
(6)金刚烷胺。
6,有哪些药物可以延缓疾病进展?
目前还没有确切能延缓疾病进展的药物。相对而言,B型单胺氧化酶(MAO-B)抑制剂和多巴胺受体(DR)激动剂有可能有疾病修饰作用。早期的大剂量(1200mg/d)辅酶Q10的临床试验也提示其可能具有疾病修饰的作用,但之后的研究未能证实。
7,帕金森病的用药目标和原则?
2014年《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三版)》推荐帕金森病用药应该以达到有效改善症状、提高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为目标。提倡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不仅可以更好地改善症状,而且可能会达到延缓疾病进展的效果。应坚持“剂量滴定”以避免产生药物的急性不良反应,力求实现“尽可能以较小剂量达到满意临床效果”的用药原则,避免或降低运动并发症尤其是异动症的发生率。治疗应遵循循证医学的证据,也应强调个体化特点,不同患者的用药选择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疾病特点。
8,用药过程中如何防治运动并发症?
运动并发症是帕金森病中晚期常见症状,常与服用大剂量左旋多巴有关,尤其早发型帕金森病患者更易发生。
对于尚未发生运动并发症的帕金森病患者,应该未雨绸缪,预防发生:如使用长半衰期的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或小剂量左旋多巴(左旋多巴总剂量≤400mg/d);而对于已发生运动并发症的帕金森病患者,需根据运动并发症的类型调整左旋多巴服用剂量和服用次数,或加用其他药物(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等),若药物调整效果不理想可以考虑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治疗。
9,抗胆碱能药物的作用机制是什么?有何优缺点?
正常人脑内的乙酰胆碱(ACH)与多巴胺(DA)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帕金森病患者的脑内黑质DA能神经元变性,纹状体中的DA递质减少,而ACH递质含量不变,因此两者的平衡被打破。所以,临床上给予抗胆碱能药物,通过阻止毒蕈碱样受体,减弱纹状体胆碱能中间神经元的活性,抑制ACH的兴奋性,使两者重新获得平衡而缓解症状。
抗胆碱能药常在帕金森病早期使用,对震颤、流诞有一定效果,但对运动迟缓疗效较差,适用于震颤突出的帕金森病患者。由于对认知功能有影响,老年患者应小心使用或慎用。此外,抗胆碱能药物会引起周围神经系统副作用,如眼压增高、导致尿潴留等,所以狭角型青光眼及前列腺肥大患者禁用。
10,金刚烷胺的药理作用与副作用?
金刚烷胺的作用机制主要是促进纹状体多巴胺的成和释放,减少神经细胞对多巴胺的再摄取,有轻度抗胆碱作用。对少动、强直、震颤均有改善作用,并且对改善异动症有帮助。肾功能不全、癫痫、严重胃溃疡、肝病患者慎用,哺乳期妇女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