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指南】:如何延长帕金森药物治疗“蜜月期”?

蔡晓东医生 发布于2020-03-05 15:25 阅读量7137

本文转载自脑有所依

微信图片_20190617142849.png

疫情当前,帕友们响应国家号召,宅在家不出门,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利用这段时间,认真学习一下帕金森疾病知识吧~今天为大家分享《如何延长帕金森药物治疗“蜜月期”?》

目前认为帕金森病是由于中脑多巴胺神经元退化导致脑内多巴胺含量下降引起的。但只有多巴胺下降到一定程度时才出现症状,一般认为多巴胺低于70%时,可出现肢体震颤和僵直。所以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作用机制就是增加脑内多巴胺直接激动多巴胺受体。而早中期是帕金森患者治疗的“蜜月期”,如果患者能积极配合医生,保持较好的依从性,那么在“蜜月期”内患者生活质量将明显提高。

u=2598.jpg

目前帕金森病的主要药物是多巴胺替代疗法、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金刚烷胺、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COMT抑制剂六大类。

多巴胺替代疗法补充脑内多巴胺是目前最常用且最有效的方法。所以治疗帕金森病最核心的药一定是美多芭(或者息宁)。对早期的帕金森患者,美多芭开始剂量可用125mg,日服3次。如效果不满意,可在第二周每日增加125mg,第三周每日再增加125mg,但不是无限期的加量,一天的最大量是1250mg,也就是5片。注意美多芭应在饭前一小时服用,因为高蛋白类食物,如牛奶、豆腐、鸡蛋等会影响美多芭的吸收。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增强多巴胺的功能,作用跟复方多巴类似,药物半衰期长,药物作用相对稳定,常跟复方多巴联合使用,可以延缓剂末现象和“开关”波动等副作用的出现。主要有泰舒达和森福罗,森福罗常释剂的用法:初始剂量为0.125 mg,每日3次,一般有效剂量为0.50~0.75 mg,每日3次。

抗胆碱能药:主要是苯海索,也就是安坦片。可减少乙酰胆碱的释放,使多巴胺—乙酰胆碱系统达到平衡,适用于早期轻症的病人,对震颤和肌僵直有一定疗效。剂量为一次1~2mg,一天3次,有青光眼、前列腺增生、认知障碍等患者禁用

金刚烷胺:可以促进多巴胺的释放,对改善异动症有帮助。常用剂量为100mg,一天2-3次。严重胃溃疡、肾功能不全、癫痫患者慎用,哺乳期妇女禁用。

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既能阻断多巴胺的降解,延长多巴胺在脑内的停留时间,增强疗效,减少左旋多巴的用量及其副作用,又能间接起到保护神经元的作用。常用药物为司来吉兰雷沙吉兰,应早期应用,但胃溃疡者慎用

COMT抑制剂:通过抑制COMT酶减少左旋多巴在外周的代谢,从而增加脑内左旋多巴的含量,延长左旋多巴半衰期,可以防止或推迟运动波动和“异动”现象,常用药物有托卡朋(答是美)、恩托卡朋(珂丹)等,但要注意其肝功能损害副作用。

1579503021(1).png

很多帕友经过科普知识了解以上药物知识以后,经常反馈应用药物后效果不好,那么你是不是用对药了呢?看看下面错误的用药方法,你有没有呢?

1、不敢服药。由于患者过分恐惧药物的不良反应,以为服药后这些不良反应都会出现,就会自作主张减少医生建议的服药剂量,导致疾病控制不佳。其实早期规律用药,可以尽早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延长寿命。

2、未规则服药。很多患者对帕金森病认识不足,不知道帕金森病是进展性疾病,认为经过药物治疗、症状控制后,疾病已治愈,就不再持续治疗,导致症状持续加重。

3、随意增加剂量。一些患者在服用抗帕金森病药物后,症状明显改善,为追求更理想的效果,就随意增加药物剂量,结果适得其反,出现了药物过量导致的副作用,如头晕、异动症、便秘、直立性低血压等。

4、吃过多高蛋白食物。高蛋白食物阻碍左旋多巴在肠道的吸收,降低药物疗效。因此日常饮食应该尽可能的减少肉类、奶制品等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同时建议服药1小时后进餐,可以减少食物对药物的影响。

5、服用维生素B6。维生素B6会降低抗帕金森药物疗效,为什么呢?这是因为维生素B6能加速左旋多巴的脱羧过程,从而导致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的药量减少,降低抗帕金森药物疗效。

帕金森病患者应根据症状调整药物,正规治疗,才能使抗帕金森药物药效发挥到最佳,使药物在“蜜月期”内真正成为帕友的“蜜月期”。如果正规治疗效果不佳,那么我们还有“终极武器”——脑深部电刺激治疗。

2016050500003436085.jpg

运动障碍并发症的发生不仅与长期应用左旋多巴制剂有关,还与用药的总量、发病年龄、病程密切相关。用药总量越大、用药时间越长、发病年龄越轻、病程越长越易出现运动并发症。目前最新研究认为,只要每天服用左旋多巴总剂量不超过400mg,不会使药物运动障碍并发症提早出现。

药物治疗应尽早启动,理由如下:

1,尽早干预可以提高运动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2,帕金森病早期进展较晚期快,可能是由于早期存在有害的代偿机制。

3,尽早开始药物对症治疗,可能打断有害代偿,延缓病情发展。

不同运动并发症类型的发生机制和治疗策略各不相同,明确其类型是采取合理治疗的前提。目前,国内外根据不同运动并发症类型制定了相应的治疗策略,具体应用时,建议充分考虑患者当时情况,强调个体化药物治疗。

1.寻找交叉点:取得较好疗效又不引起异动。

2.增加服用次数,减少每次剂量,每日剂量不变。

3.改用控释剂型,适当增加剂量。

4.加用其他半衰期相对较长的药物,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等,以提供相对持续的多巴胺能刺激,同时可以减少左旋多巴用量。

5.加用儿茶酚-氧-甲基转移酶抑制剂以增加左旋多巴的生物利用度。

6.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

总之,帕金森病程早期,运动并发症尚未出现时,药物治疗目标应兼顾改善运动症状和预防运动并发症的发生,建议单独应用多巴胺受体激动药和单胺氧化酶抑制药,症状改善欠佳者或社会工作要求较高者可联合应用小剂量左旋多巴。最后特别提醒大家,一定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微信图片_20190610113133.jpg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