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雪上加霜的事,在疾病领域更令人难过。一项研究表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患帕金森病的风险更高。不过,从积极的角度看,这样的“预警”对疾病防控来说是好消息。
《神经病学》杂志日前刊发了一项研究结果称,在中国台湾地区的调研显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其晚年罹患帕金森病的风险要高出近7倍。
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
其英文名称是(bipolar disorder,简称BP,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类型,是一种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的疾病。躁狂发作时,表现为情感高涨、言语增多、活动增多;而抑郁发作时则出现情绪低落、思维缓慢、活动减少等症状。孙萍,仪修芹等在《对双相障碍病人的保护措施》文章中指出,双相障碍一般呈发作性病程,躁狂或抑郁常反复循环或交替出现,但也可以混合方式存在。
而2015年5月刊发在《神经病学》的文章介绍了一项由瑞典于默奥大学研究人员主持的长达26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抑郁症患者可能更容易患上帕金森病。研究人员说,他们用二十多年的时间观察到抑郁症和帕金森病之间的联系:抑郁症可能是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状或疾病的一个危险因素。他们还发现,越严重的抑郁症患者,越容易患帕金森病。
尽管已有的研究证实了重度抑郁症和帕金森病之间存在关联,但是这种分析还没有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身上进行过。
研究人员对中国台湾地区的居民健康保险研究资料库进行了纵向研究。研究人员的评估对象包括2001年至2009年收集的,并随访至2011年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56340例,平均年龄40岁),以及225360名健康个体的临床记录。在研究开始时,没有一名参与者有帕金森病或相关疾病的病史。
结果发现,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患帕金森病的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进一步的分析显示, 65岁以上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其患帕金森病的风险是对照组的3.87倍。
研究发现,经常住院(每年两次以上)的精神病患者患帕金森病的风险是每年住院少于一次的患者的5.62倍。研究人员说,“我们基于人群的纵向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其晚年患帕金森病的风险更高。”
然而,研究人员也表示,他们还需要进行更多的实验,以便对这两种疾病的发病机制有更深入的了解。
但他们也提醒医生注意,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尤其是那些因情绪发作多次入院的患者,应特别考虑其将来患帕金森病的风险。”
参考资料:
1.https://parkinsonsnewstoday.com/2019/05/24/bipolar-disorder-patients-higher-risk-developing-parkinsons/
2.http://news.39.net/kyfx/150528/4630965.html
3.孙萍,仪修芹:“对双相障碍病人的保护措施”,《大家健康》2014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