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帕金森病是一种持续进展的慢性病,通常需要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心理治疗等;而帕金森病人常常“久病成医”,自己给自己调药。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蔡晓东主任的特诊科门诊,常常听到患者这样说:
“我看电视上说,XXX药很好,我能吃吗?”
“我看其他帕友说吃那个药很好,你也给我开吧”
“我看了这个药的说明书,副作用很大,我觉得我应该... ...”
有时候家属也会抱怨,患者总是偷着吃药/或少吃药。
但是,帕金森的药物治疗是一个专业领域的话题,即使是神经科医生,如果非运动障碍专业,也不一定能给到很好的建议,何况是患者。蔡晓东主任在门诊时也经常能碰到一些药物治疗不当的帕金森患者,出现一些本可以控制的症状。今天就简单和大家分享下帕金森药物治疗的原则和目标。
帕金森药物治疗的总体原则:
(1)长期服药、相对控制症状
简单地说,帕金森的药物治疗是一个对症、终身服药的过程。
按照治疗后症状改善的明显程度依次为:
肌强直>震颤>语音及吞咽障碍>平衡障碍及姿势反射
(2)最小剂量、最佳效果
帕金森的药物治疗通常都是以最小剂量达到最佳效果,细水长流,不求全效。因为帕金森病是一种不可逆的终身疾病,临床医生用药时通常考虑患者今后的用药空间。
(3)权衡利弊、联合用药、强调个体化
临床在用药时需要考虑患者的病情的同时,也要考虑患者其他的自身因素,如年龄、职业状况、经济承受能力、自我要求等等。另外,每一个帕金森患者的症状不尽相同,对帕金森药物的反应也不一样,所以用药要个体化。
帕金森药物治疗的总体目标:
如何量化治疗结果?
最优化药物治疗的标准:
通常我们考虑帕金森药物治疗是否合适,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评判:
有效性
安全性
经济负担的合理性
运动并发症治疗策略:
中晚期帕金森患者通常会有以下各种表现:
(1)运动并发症:症状波动、运动障碍
(2)神经精神障碍
(3)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4)摔跤
(5)睡眠障碍
因为中晚期帕金森患者有以上的一些表现,帕金森药物选择可以参考下图:
注:++ = 中度控制症状;+ =轻度控制症状;- =控制症状无效;↑ = 增加危险性;↓= 减小危险性。
针对中晚期帕金森患者的两种运动并发症(症状波动、异动症),有以下治疗策略给到大家:
蔡晓东主任提示帕金森病患者:
原发性帕金森病,出现了运动并发症是手术治疗的一个重要指针,应尽早到帕金森专科门诊就诊评估,看自己是否到了手术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