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什么是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一种运动障碍性疾病,起病隐匿,病程进展缓慢,症状逐渐加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在我国,帕金森病人的数量逐年增加,因此这种疾病亟需引起大家的关注。
2、得了帕金森病会出现哪些症状?
帕金森病的典型症状为“抖、僵、慢”。抖是指手、胳膊、小腿、下颌和面部不由自主地抖动;僵是指肌肉变得紧绷,四肢活动的时候感到僵硬、沉重、不灵活;慢是指动作缓慢,在日常生活中穿衣、刷牙、洗脸等动作变慢,写字越写越小,走路时无法迈开脚步,而以小碎步前进。
3、 谁是导致帕金森病的“罪魁祸首”?
遗传风险、经常接触杀虫剂和除草剂等农药是导致帕金森病的“罪魁祸首”。此外,吸烟、饮酒、饮食习惯等是否与帕金森病有关仍不明确,但适度的运动锻炼可能对预防帕金森病有益。
4、如何早期发现帕金森病?
在典型症状出现之前,患者可能会出现鼻子“不灵了”、对以前感兴趣的事情变得没兴趣、记性差、直立性低血压、睡眠质量差、活动少、后背疼痛不适、腰腿疼痛、便秘、小便困难等等表现,当然这些症状未必都具备,只要具备其中几种,就应该引起注意。如果出现“抖、僵、慢”等典型症状,就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5、得了帕金森病怎么办?
到目前为止,我们还不能完全治愈帕金森病,但这并不代表帕金森病就是绝症,我们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心理疏导以及照料护理等多种方法很好的控制帕金森病的症状。
6、 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有哪些?服药有哪些注意事项?
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遵守“个体化”的原则,因此很多患者之间的用药种类和剂量并不相同。目前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种类多样,根据治疗的目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一类药物用于保护大脑中的“多巴胺”细胞,这类细胞的减少是引起帕金森病的直接原因;而另一类药物用于控制病人的症状,包括左旋多巴等,服用左旋多巴要与进食隔开,可选择在餐前1小时或餐后1个半小时服药,且药物不能与牛奶同服。
7、帕金森病患者是否需要康复治疗?有哪些康复治疗方法?
药物及外科疗法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副作用,并且疗效是有限的,这时就需要康复治疗的参与,病人在早期就应该进行针对性的康复功能锻炼,从而最大可能的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帕金森病的康复治疗方法多样,根据疾病分期及病人症状的不同选用帕金森病体操、关节活动范围训练、步态训练、姿势矫正训练、平衡训练、呼吸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训练等方法。此外,重复经颅磁刺激是一种新的物理治疗方法,被归为“二十一世纪四大脑科学技术之一”,具有无创、安全性好、可操作性强、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对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功能、情绪、记忆、日常生活能力等均有改善作用。
8、帕金森病患者出现吞咽障碍怎么办?
晚期帕金森病患者几乎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主要表现为流涎、进食困难和呛咳,由于食物误吸进入气管导致肺部感染,严重者导致死亡。康复训练对吞咽障碍的改善作用优于药物和手术,包括口腔周围肌肉的运动训练(张闭口、鼔腮、撅嘴、缩唇等)、颈部放松、寒冷刺激、构音训练、呼吸训练、咳嗽训练等方法。
9、 帕金森病患者出现认知障碍怎么办?
帕金森病中认知障碍的发病率达30%-40%,表现为记忆力减退、言语障碍等。除药物治疗外,认知康复训练同样重要,可以针对性进行视觉记忆、地图作业、彩色积木排列、排列数字、物品分类等多种康复训练方法。
10、帕金森病患者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怎么办?
体位性低血压指由于体位的改变,如从平卧位突然转为直立发生的低血压。表现为站立不稳,视物模糊,头晕目眩,软弱无力等。多数帕金森病患者会出现体位性低血压,除米多君等药物治疗外,患者应避免暴饮暴食、饮酒、夜间喝咖啡及暴露在温暖环境中,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时需增加盐的摄入、抬高床头、应用弹力袜、少食多餐等。
11、患者在日常生活方面有哪些注意事项?
在“衣食住行”各方面均需特别注意,衣:尽量选择宽松前开身的衣服,选择带拉链及穿脱方便的衣裤;食:多饮水,多进食蔬菜、水果、坚果、谷物以及富含纤维素的食物,避免饮用过量的咖啡和酒精饮料,进食时选用放置比较稳的碗、使用筷子辅助器;住:要避免坐软的沙发及深凹下去的椅子,把床头提高,或在床尾结一个绳子便于病人牵拉起床,上厕所时使用坐便器利于起坐;行:在疾病早期,要坚持一定的体力活动,适当进行健身操、太极拳、慢跑等体育锻炼。
12、 帕金森病的家庭护理要点是什么?
在疾病晚期,患者活动困难,这时家属要对其进行一些被动的肢体活动,多按摩肌肉,促进血液循环;对于卧床的患者,要按时翻身拍背,做好皮肤护理,防止感染及褥疮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