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程控——帕金森病专家就在您身边!

蔡晓东医生 发布于2019-08-29 18:05 阅读量7678

本文由蔡晓东原创

2.png

随着帕金森病的脑起搏器(DBS术)治疗技术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帕金森病患者接受了脑起搏器的植入,从而获得了较好的疗效。但手术后并不是一劳永逸,还需要根据病情的变化来适时调整脑起搏器的参数设置。关于程控,针对患者在帕金森专科门诊咨询最多的一些问题,今天为大家做出解答:

1、何时开始程控? 

通常在手术后1个月开始,目的是排除由于电极植入对核团的机械性毁损所导致的“微毁损效应”。

2、程控前需要哪些准备? 

3、什么情况下需要程控?

4、程控以外的控制病情重要因素

脑深部电刺激术虽然可有效控制帕金森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手术及程控以外的很多因素对控制病情同样重要:

为了能取得最佳的程控效果,患者还需要不定期往返医院进行程控调整。这对于多数行动不便的帕金森病患者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舟车劳顿风险高、候诊时间长、家属陪同精力耗费大……

微信图片_20190801110527.jpg

自今年8月1日以来,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功能神经科蔡晓东主任团队已成功为3位帕金森病患者进行了远程程控。患者无须来医院,在自己家中通过一部智能手机即可享受到专家的程控服务。那么,远程程控到底怎么样?能否达到门诊程控相应的效果呢?我们就采访到这3位患者,一起来为大家揭开远程程控的神秘面纱~

NO.1:范先生,39岁,患帕金森病5年,DBS术后约2年

2019年8月1日上午9点,功能神经科蔡晓东主任和刘佳丽医生首次为范先生实施了远程调控。

微信图片_20190801142940.jpg

范先生说:“我家住在龙岗,过去每次到医院程控,都要跟单位请假,光是路上坐车来回都得至少4个钟头,更别提排队候诊这些,往往一弄就是大半天。”

而这次通过远程,刘佳丽医生只用了1个小时就为范先生顺利完成程控和调药,大大节省了患者的时间和精力。结束后,范先生对这次远程程控的体验给予了高度评价。

微信图片_20190827092609.jpg

▲范先生在帕友群的反馈


NO.2:邹先生,53岁,患帕金森病16年,DBS术后3年

邹先生受帕金森病折磨十几年,三年前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功能神经科接受DBS手术。邹先生说:“得病以后我的腿经常没有力气,行动很不便,以前每次去医院调机都非常辛苦!”

8月15日下午三点,邹先生在家中打开手机上的远程软件,通过视频见到了刘佳丽医生。刘医生详细地询问了他的病情和服药情况后,远程调控了一下他的脑起搏器参数,随后让他做出抓拳放开、捏手指、跺脚等动作,从而观察他调试后的肢体运动改善情况。如此反复,直到调整至最佳状态。细心耐心的服务深深打动了患者邹先生。

微信图片_20190816155838.jpg

“不是亲身经历,我绝对不敢相信,真是太神奇了,通过手机就把我给‘调好’了!我原本右手震颤、下肢无力,调试后手也不抖了,走路也轻松了,多谢蔡主任团队!”邹先生激动地说。

好评截图.jpg

▲邹先生反馈远程程控感受

NO.3:叶女士,60岁,患帕金森病13年,DBS术后3年余

8月22日下午,刘佳丽医生又为另一位帕金森病人叶女士进行了远程程控。叶女士的主要问题是近期服药后会出现异动,拳打脚踢,晚上经常被异动弄醒。本次远程,刘医生不仅调整了脑起搏器参数,还为她认真地调整了药物方案。

微信图片_20190822173751.jpg

叶女士表示:“远程程控开通以后,我就不用担心身体不便,也无需到路上来回折腾了,也不用子女特意请假、开车陪我了。医生单独和我交流,没有其病人打扰,比在门诊有了更多交流时间,希望下一次还能远程程控。”

微信图片_20190823163305.jpg

▲叶女士反馈远程程控感受

远程程控的优势:

1,传统程控需患者在家属陪同下,于指定时间来门诊调控。而远程程控开启后,将极大方便外地以及行动不便的帕金森患者,不用来医院在家中就能享受专家服务,大大节省了时间,减轻了一定的经济负担。

2,目前,深圳地区仅我院在开展远程程控服务,标志着帕金森病的诊疗又迈上了新台阶。

3,由于远程程控技术目前还处在推广阶段,欢迎有需要的国产品驰脑起搏器术后患者前来报名!蔡晓东医生团队将评估病情后,每周从中挑选出1位患者,免费为其提供远程程控服务!


报名方式:

关注“脑有所依”公众号—进入“个人中心”—“活动中心”报名哦~

微信图片_20190830103424.jpg

今日头条文章末尾.jpg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