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人类文明尚未开启的懵懂年代,连“滴水穿石”的道理都鲜为人知,更别说像超声波那样更迅捷的“穿石”方式了。如果“石头”的材质合适,用超声波无疑是有效的办法,比如临床上如今广泛应用的超声波碎石技术。
超声波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绝不仅于此,最新的研究结果是:超声波可以帮助患者抑制帕金森病。
怎么做到?
先说说要涉及的两个名词。一个是在医学、军事、工业、农业上应用广泛的超声波。我们人耳可以听到的声波频率为20~20000赫兹,声波的振动频率超过20000赫兹,人耳就无法听到,所以,我们把频率大于20000赫兹的声波称为“超声波”。它的特点是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可用于测速测距、清洗、焊接、碎石、杀菌消毒等。
另一个关键词是血脑屏障(the blood-brain barrier),用百度百科的说法是“指脑毛细血管壁与神经胶质细胞形成的血浆与脑细胞之间的屏障和由脉络丛形成的血浆和脑脊液之间的屏障,这些屏障能够阻止某些物质(多半是有害的)由血液进入脑组织”。简而言之,它可以防止病原体和潜在的有害物质从血液中进入大脑。
当科学家们在开发治疗帕金森病的有效药物时,发现了两个障碍,一个是如何克服血脑屏障,其次是如何将药物送到一个精确位置,并确保它不会扩散到大脑的其他部分。
现在事情有了突破。最近出版的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杂志上介绍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科学家们的研究成果:利用超声波束和微气泡的新方法,将药物安全地送到大脑的精确位置。这项技术被称为聚焦超声(FUS),可以暂时打开大脑某一特定部位的血脑屏障,让药物到达该部位。
具体的操作如下:FUS技术将超声波脉冲通过头骨传送到大脑的精确位置。当脉冲与科学家注入血液的微泡相遇时,它们会导致微泡在微小血管壁之间振荡。振荡的微泡会引起该部位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当FUS光束停止时,微泡停止振荡,通过血脑屏障的临时通道关闭。
研究人员在最近的帕金森病研究中,发现他们可以利用FUS在血脑屏障上传递改变大脑的基因和蛋白质。一旦通过屏障,基因和蛋白质部分地帮助大脑中多巴胺的释放途径得以恢复。而帕金森病的早期特征之一就是失去制造多巴胺的能力。
研究团队在小鼠实验中还发现,通过这样的技术,老鼠身上的帕金森病症状有所减轻。文章的资深研究作者之一、生物医学工程和放射学专家Elisa Konofagou说,“我们希望能够在改善神经元功能的同时,也抑制神经退化的快速发展。”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最近授予Konofagou教授的研究团队一项试验性设备豁免,这样他们就可以进行安全测试,将其作为一种向患者提供药物的方法。
这个团队也是美国唯一一个获得FDA批准,利用超声波打开血脑屏障的研究小组。
参考资料:
https://www.medicalnewstoday.com/articles/325428.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