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5月24日,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功能神经蔡晓东主任团队成功实施深圳首例国产骶神经电刺激术(SNS)。此例手术的开展标志着功能神经科在全面开展神经调控技术的道路上又迈进了坚实的一步。
骶神经电刺激术(Sacral Nerve Stimulation)是一种治疗排尿障碍、便秘、大便失禁、会阴痛以及性功能障碍的最新微创治疗手段。它是通过在体内特定的骶神经丛处植入电极,持续不断释放低强度弱电脉冲刺激传入神经,调节作用于外括约肌和盆底肌的体神经纤维,调节作用于内括约肌和结肠的植物神经纤维,调节控制直肠和肛门的传入感觉纤维,从而发挥临床疗效。
骶神经电刺激术具有安全、有效、微创、可逆、无明显副作用的特点。全世界已超过12万名患者接受该疗法并从中受益,改善了症状,提高了生活质量。功能神经科将继续与泌尿外科、肾内科、肛肠外科、消化内科专家密切合作,缓解患者的痛苦。
六旬老汉饱受折磨 辗转来深求医
来自湖北的老王(化名)8月前不慎高处坠落导致腰椎骨折,出现了马尾神经不全损伤的症状,尽管接受了内固定手术,但患者还是遗留右下肢瘫痪、大小便障碍以及会阴部疼痛的症状。患者辗转多地求医,接受过膀胱造瘘等手术,均未达到满意效果。老王告诉我们:“每个小时都得小便2-3次,晚上也得去,根本没法睡个安稳觉“;“每次小便也就20-30毫升,可不去不行,不去又痛得难受啊”;“还有就是会阴、尿道口、肛周的疼痛,疼起来感觉像针刺的一样,每天爆发十几次,小便得时候更疼,吃了好多止痛药都不管用”。
蔡晓东主任介绍到:患者是典型的马尾神经损伤后的神经源性膀胱合并会阴痛,神经源性膀胱根据神经病变的程度及部位的不同,神经源性膀胱有不同的临床表现。通常具有以下症状:急迫性尿失禁、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等。此外,神经源性膀胱可引起多种长期并发症,最严重的是上尿路损害、肾功能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手术分为体验治疗和长期植入两个阶段。体验治疗的目的在于通过排尿日记和患者的自身感受,由医生和患者评估症状改善情况,以决定是否进行骶神经电刺激器的长期植入。
老王的术中测试显示神经损伤严重,双侧骶1-3神经中仅仅只有左侧骶3神经有感觉和运动的应答。在外接临时电刺激的3周体验治疗时间中,医生也尝试过多种刺激参数,很可惜的是老王的症状改善率仅仅只有20%不到,最后未能选择植入永久刺激器。但老王对骶神经电刺激这种神经调控技术还是赞赏有加:“我的神经损伤太重了,电刺激效果差,那是没办法的事情;但这种先看效果再决定植入昂贵的刺激器的手术对头,不会让我们患者花冤枉钱。”
步骤一:穿刺骶孔、进行术中临时电刺激测试;
步骤二:测试有感觉和运动应答则植入电极,外接临时电刺激器(示意图);
步骤三:2-3周后根据测试效果植入永久性刺激器(示意图)
1、什么是神经调控?
世界神经调控学会将神经调控定义为:利用植入性或非植入性技术,采用电刺激或药物手段改变中枢神经、外周神经或自主神经系统活性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命质量的生物医学工程技术。
2、神经调控的优势在哪里?
相较于传统的药物治疗和神经损毁手术以及切除性手术,神经调控手术具有可逆、可调、微创等优势,为广大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3、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植入性技术主要有哪些?
①脑深部电刺激技术(DBS,脑起搏器)
主要通过对脑深部核团的慢性电刺激,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肌张力障碍等运动障碍性疾病;中枢性疼痛、癫痫、丛集性头痛、重度抑郁、强迫症、肥胖、厌食及抽动秽语综合症等功能性脑疾病。
②运动皮层电刺激技术(MCS)
运动皮层电刺激目前主要用来治疗顽固性疼痛(包括幻肢痛,丘脑痛,三叉神经痛等),癫痫,抑郁症,耳鸣症,以及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治疗等方面。
我科已开展运动皮层电刺激治疗丘脑痛病例。
③周围神经刺激(PNS)
包括骶神经刺激(SNS)治疗排尿障碍、便秘、大便失禁、会阴痛以及性功能障碍等;迷走神经电刺激(VNS)治疗癫痫、肥胖症、抑郁症及其他情绪障碍性疾病;枕神经刺激(ONS)治疗顽固性颈源性疼痛、慢性头痛。
我科已开展迷走神经电刺激治疗难治性癫痫;骶神经电刺激治疗会阴痛。
④脊髓电刺激(SCS)
通过对脊髓的电刺激治疗疼痛、扭转痉挛,改善心脏功能,减少心绞痛,重建胃肠道功能、泌尿系功能以及性功能。也应用于植物人促醒治疗。
我科已开展脊髓电刺激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等神经病理性疼痛、已开展脊髓电刺激术应用于植物人促醒。
⑤微量泵的植入技术(DDS)
通过将药物缓释系统植入椎管内或脑内来治疗癌痛、顽固性痉挛症等。
4、目前应用的非植入性技术主要有哪些?
非植入性技术主要包括经颅磁刺激(TMS),其适应症包括:1、脑功能性病症:1)帕金森症、抑郁症、老年痴呆、精神障碍2).神经衰弱、失眠、眩晕、神经性头痛3.抑郁性神经症、焦虑症、恐惧症;2、缺血性脑血管病;脑脊髓损伤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