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宝宝晚上睡觉的时候都会不自觉的出现抽搐,手脚抖动的现象。这就有家长担心了,宝宝睡觉时手脚抖动是不是生病了?
放心,这些不自主、无意识的手脚抖动是宝宝普遍存在的现象。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这种抖动就会逐渐减少,而出现手脚抖动的现象主要有三个原因:
宝宝还处于发育阶段,神经纤维周围的绝缘组织即神经髓鞘还没有形成,有外界轻微刺激的时候,如寒战、声音、光亮、疼痛以及突然改变宝宝的体位,导致神经冲动同时波及大脑控制四肢肌肉的神经纤维,引起四肢肌肉抖动。
这是一种正常的睡眠生理现象。因为宝宝在睡眠时有一部分脑细胞处在休眠状态,另一部分脑细胞仍处在兴奋状态。若周围环境发生变化,如灯光或声响,都有可能导致宝宝出现手脚不自主的抖动。
血钙过多也会引起肌肉和神经的兴奋,引起肌肉的痉挛,很多小孩子在做梦睡觉的时候是比较容易长大的,平时生活当中如果不注意,孩子的运动量比较强,或者是运动比较频繁,在刚刚入睡的时候,就会出现明显的抖动症状,这主要是体内含有的血钙过多而造成,也同样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
如果宝宝睡觉时抖动和惊跳过多,或者四个月后还是这样,应该要及时带宝宝上医院检查。
身体某个部位突然、有力、快速地抽动,如突然点头、弯腰或后仰,或者是整个身体突然后倾或倒向一侧。
四肢突然收缩,常表现为肢体突然抖动,手中的东西也会甩出,抽动前后意识不丧失,跌倒后能很快站起来。
抖动时间过长,发作持续2~10秒,但不超过30秒。
宝宝一天抖动次数过多。
宝宝在睡觉的时候出现抖动的现象,和周围的环境有很大的影响。宝宝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保证充足的睡眠是举足轻重的一环,家长要提供舒适的环境给宝宝。此外,也要注意上述的病态抖动,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