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冒发烧,谁都得过,但因感冒发烧而死的人,你见过吗?
小刘,27岁,一名经济管理学的研究生,因“高烧7天,伴腹泻5天”就诊,医生第一眼看到小刘的第一印象是:高大、肥胖、全身皮肤黄染、急性热病容、呼吸急促。
经过简单的问诊后,医生开了血常规让小刘去抽血,没想到就一个小小的血常规,就查出不妥的地方:白细胞和血小板极低。先不说白细胞低会怎么样,单单就血小板低,小刘就极有可能会导致内出血而危及生命。
随后医生说服小刘住院观察,紧急安排各种检查,最后检查的情况比任何人想的都严重:呼吸衰竭、心肌受损、休克、肾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严重凝血障碍……这是多器官功能衰竭,随时都有可能死亡!必须得转到重症监护病房开始抢救。
经过抢救,小刘情况初步稳定下来,这时医生才有时间仔细了解小刘的生病经过,不清楚病因,不利于后续的治疗。医生仔细了解小刘的生病经过后,终于找到“凶手”--对乙酰氨基酚过量。
一旦出现对乙酰氨基酚过量中毒,需要在4~6小时内洗胃,但是小刘显然已经过了洗胃的时间,而且已经出现肝衰竭。目前治疗最好的方法是肝移植,可惜,小刘没有等到新的肝源就去世了。
对乙酰氨基酚是临床常用的解热镇痛药,是治疗感冒药物中最常用的的成分,约80%的抗感冒药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
原来,小刘因为赶课题经常熬夜,免疫力下降发生感冒发热,他去药店买感冒药。因为担心一种感冒药退热效果不明显,就买了很多种感冒药,且因为自己体重较大,吃药的量都是加倍的。问题就出在这里,加倍吃多种感冒药,导致体内对乙酰氨基酚过量引起中毒性肌溶解和肝肾衰竭。
近年来,关于对乙酰氨基酚的不良报道越来越多。其实,早在2014年,美国FDA就发过公告,认为过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将有可能导致严重肝脏损害,甚至导致死亡,临床医生应慎重使用。
其实,对乙酰氨基酚的肝损害发生与否,与患者服用的剂量有关。如果是按照说明书,或者是医生的医嘱吃,根本不会有任何问题,但如果是像小刘一样,自顾自的加药加量,就会非常危险。
一旦服用对乙酰氨基酚过量,就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厌食、多汗等症状。小刘服药后就出现了腹泻的症状,这已经是药物过量中毒的表现了,但他并没有引起重视,这才造成悲剧。
我们且不说对乙酰氨基酚安全与否,就说小刘这种行为,是非常危险的,任何药物都不能过量使用,否则后果很严重,希望大家吸取小刘的教训,遵医嘱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