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很多人闲暇时间都会小酌一杯,更别提过年了,年夜饭的餐桌上总会有酒作陪。但是很多人都有喝酒脸红的情况,这是怎么回事,难道这代表着这种人酒量很好?
其实,喝酒脸红是“中毒”!
正常情况下,我们在把酒(乙醇)喝入人体后,乙醇在胃内被吸收入血,经由血液循环到肝脏代谢。这个代谢步骤分为两步,①乙醇被乙醇脱氢酶(ADH)代谢成乙醛,②再把乙醛在乙醛脱氢酶2(ALDH2)的帮助下转化为乙酸。最后代谢的乙酸会转换成水和二氧化碳,一切都恰到好处。
在酒精代谢过程中,有两种酶居功至伟,那就是乙醇脱氢酶(ADH)和乙醛脱氢酶2(ALDH2)。试想,如果缺了一种酶会怎么样?
蔡医生告诉大家,喝酒脸红的人就是因为缺少乙醛脱氢酶2(ALDH2),第②个步骤不能完成,乙醛转化不成乙酸,导致乙醛在体内过量堆积,而乙醛会扩张毛细血管,使人“刷得一下脸就红了”。这其实是轻微“乙醛中毒”的表现。
中国人更易喝酒脸红
乙醛脱氢酶2(ALDH2)是人体代谢酒精最重要的酶之一,想要产生乙醛脱氢酶2(ALDH2),就得看ALDH2基因。正常的ALDH2基因肯定能产生乙醛脱氢酶2(ALDH2),但是如果ALDH2基因突变或缺失,就不会产生乙醛脱氢酶2(ALDH2)。
据研究,大约50%左右的亚洲人都存在着ALDH2基因突变或缺失,而欧美人群很少见。因此,“喝酒上脸”有一个专业名词叫做“亚洲红脸症(Asian Flush)”,中国更是有将近40%的人群存在ALDH2基因突变或缺陷。
喝酒脸红的人易患食管癌
有研究发现,ALDH2基因突变是食管癌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因为缺失乙醛脱氢酶2(ALDH2)的作用,喝酒脸红的人喝完酒后,唾液中的乙醛浓度会比正常人高2~3倍。乙醛在口腔内逐渐累计,然后进入消化道,这个过程会让过多的乙醛附着在食管黏膜上,导致细胞癌变或突变,最终诱发食管癌。
除了食管癌,酒精还会诱发口腔癌、喉癌、鼻腔癌、食管癌、肠癌、肝癌、乳腺癌,它已经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一类致癌物!
虽说拥有什么基因是我们无法决定的,但是我们可以决定生活习惯,这酒,到底要不要喝?蔡医生建议大家,能不喝酒不喝,如果非要喝,请适量,千万不可嗜酒如命、酗酒。而且,建议喝酒脸红的人,远离酒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