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我们先来说说什么是血栓。
简单地说,血栓就是血液中的“血块”,它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动脉形成的血栓,叫动脉血栓,一种是在静脉形成的血栓,叫静脉血栓。
动脉血栓常发生在冠状动脉、下肢动脉、颈动脉,可引起急性心肌梗死、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缺血性脑中风等急症;
静脉血栓常见于下肢静脉血栓,常因长时间久坐而形成,当下肢静脉血栓脱落时,它会顺着血液流到肺部,造成肺栓塞,这是静脉血栓造成最严重的危害。
血栓一旦形成,很难自溶,特别是大血栓,血栓自溶的几率比中大奖的概率还小。临床上,清除血栓只有两种方法:溶栓和手术。
溶栓
由上图可知,血栓是由纤维蛋白组成的,而溶栓就是用药物促进纤维蛋白溶解,从而消灭血栓。常见药物有尿激酶、链激酶、阿替普酶、瑞替普酶、替奈普酶等。需要注意,溶栓治疗的最佳时间是血栓形成后6小时以内,6个小时后不建议溶栓,因为会增加出血的风险。
手术
手术治疗常见有机械取栓、支架术等,进行时间是越早越好,但需注意,并不是每个患者都适合手术治疗,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总之,说了那么多,就是想表明,已经形成的血栓不会因为运动而有所改善,但运动可以预防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