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拖别脱,得治!

胡建文医生 发布于2024-02-21 21:05 阅读量525

本文由胡建文原创

患者问:医生,我的肛门处有肿物反复脱出怎么办?需要做手术吗?


在肛肠科门诊,类似于肛门肿物脱出问题非常多。


肛门内肿物脱出是指肛门内组织或器官由肛门脱出。脱出物有的在便后脱出,有的在咳嗽、行走、运动、用力、下蹲后脱出。脱出物有的可自行还纳,有的需用手还纳。


有哪些肛肠疾病有肛门肿物外脱呢?


1. 痔疮主要症状就有肛门肿物外脱症状,一般是结缔组织增生。脱出物为单个、几个或呈串环状,其间有明显分界。单个者形如杨梅,环状者形如梅花。内痔脱垂用手触摸感觉柔软,脱出物颜色暗黄或紫红稍带亮光。 临床需要及时治疗,防止患者出现贫血。 


2. 直肠息肉,其脱出物颜色鲜红或紫红,有细蒂相连,圆形或椭圆形,如樱桃状。直肠息肉脱出较内痔脱垂感觉稍韧且脆,触之易出血。临床上可分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直径大于2厘米,或多发息肉,有癌变可能,需要及时治疗,手术为主,定期复查。


3. 肛乳头肥大;传统医学认为,肛乳头肥大是中医“悬珠痔”的一种。明《外科启玄》里首见:“痔症分三八……最苦悬珠者”。此病名是对肛乳头肥大的形象描述,生于肛内,悬于肛外,色如粉珠,顶大蒂小,状似悬珠的“痔”。肛乳头瘤又称肛乳头肥大,是肛门常见良性疾病,是由便秘,肛裂,肛窦炎等疾病刺激诱发的一种增生性疾病,多见年轻人,随着瘤体增大,脱出肛门,可引起隐痛,瘙痒,潮湿,一般不出血,当瘤体直径大于0.8厘米,需要手术治疗,以防癌变。


4. 直肠脱垂又称脱肛,是指排便,腹压增大时,直肠粘膜层或全层向下移位脱出肛门,可以用手回纳,也可能出现嵌顿,分不完全脱垂和完全脱垂。


主要症状是脱垂,便秘,潮湿,瘙痒,疼痛等等,严重时出现肠梗阻,一旦出现嵌顿要及时治疗,防止肠坏死,影响生命。成人直肠脱垂自愈的可能性非常小,所以发生直肠脱垂时,应及时采取药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早期直肠脱垂可自行缩回至肛门内,随着病情发展,脱出肿块须用手帮助回纳。长期或晚期病例可能会出现大小便失禁的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5.肛门癌:肛门癌多是由鳞状细胞癌引起的恶性肿瘤。虽然肛门癌的发病率相对比较低,但是恶性程度比较高。通常发生在肛门开口的周围,或者发生在肛管和直肠相连接触以下的区域内,大多数的肛门癌是鳞状细胞癌,来源于皮肤表层细胞,少部分则为泄殖腔,主要来源为肛管上部的粘膜细胞。


早期一般无明显症状,到了中晚期,临床症状就会出现,如便血,多为暗红色,里急后重,肿物外脱,腹痛,腹泻,肛门下坠,潮湿等等。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定期筛查,肛门指诊是最有效的检查手段,肛门一旦出现便血,异物感,潮湿,大便变形,脱出,就要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 


6.平滑肌肉瘤,它是源于肠壁平滑肌、肠壁血管平滑肌或肠壁黏膜肌的恶性间叶组织肿瘤,占所有软组织肿瘤的5%~10%。以直肠平滑肌肉瘤最多见,约占大肠平滑肌肉瘤的85%。直肠平滑肌瘤主要表现为便血,排便不尽等;肿瘤生长过大时,大便时有肿物外脱,会压迫肠管,导致肠腔狭窄,从而会出现大便变细、大便次数增多。


肛门扩张及不适良性肿瘤一般不会发生恶变,多数良性肿瘤是在长时间生长特异性恶变或炎症刺激后发生恶变的。一旦发现,及时治疗。


7.肛门直肠恶性肿瘤,起源于肛管直肠交界处黑色素细胞,肛门部有暗红色肿块脱出,类似血栓痔嵌顿。局部肿块外形似草伞、蒂短而宽,或呈结节状,一般为3-6 cm , 有时呈菜花状,大部呈黑色。伴有肛门下坠,隐痛,潮湿等等,需要专科医生治疗。 


肛门有肿物外脱,伴有其他症状,要及时到正规肛肠医院诊治,以防耽误病情。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