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肌骨疼痛性疾病方法推荐——浮针疗法

张殿全医生 发布于2024-07-06 22:35 阅读量482

本文由张殿全原创


        全球约20%~33%人口患有肌肉骨骼疾病,其中成年人的发病率为30%~40%。慢性肌肉骨骼疼痛不仅给患者自身带来长期严重的危害,同时给患者带来长期的经济负担。治疗慢性疼痛需要花费大量的医疗资源,给社会造成巨大损失。另一方面 ,慢性疼痛的主要人群为中老年人,其肝肾储备能力下降,长期使用镇痛药有诱发心肺、免疫、消化系统疾病的风险。这类疾病已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更多人群选择非药物治疗方法,特别是中医治疗技术;而广大中医人员也迫切寻求临床上安全有效、简便易学、可行性高的治疗技术,为居民健康提供保障。6月22日,由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中医科举办的深圳市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中医特色技术在肌骨疼痛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学习班”在我院西区外科大楼四楼会议室顺利举行。会议邀请了深圳市中医药领域的知名专家,为我们带来最前沿的学术成果和实践经验。为各级医院及社康中心中医从业者提供了有科学依据和便于操作的中医治疗技术。

     

        张殿全主任医师在培训班上做了《浮针疗法简介及案例分享》的讲座。重点介绍了浮针的形成发展、特点、适应症、治病机理及案例分享。以下为讲座中提到的案例介绍如下:

 案例一

        潘某,45岁, 女性,主诉:左踝疼痛不适1月。现病史:1月前不慎扭到左踝,后出现疼痛,当时有冰敷,未系统治疗,现左踝酸痛,大腿下段外侧酸痛,走路后明显,二便尚可,纳可,无怕凉,睡眠可。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肾功能不全等慢性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伤寒等传染病病史。体格检查:精神可,左外踝压痛(+),无红肿,心肺(-),腹软。淡红舌,薄黄苔,脉弦。患肌检查:左腓骨长肌、左股外侧肌。辅助检查:2023-12-03 12:04 左踝关节正侧位DR:左踝未见骨、关节病变,请结合临床,必要时CT检查除外隐匿性损伤。诊断:陈旧性踝扭伤。患者经2次浮针治疗,基本无酸痛,走路自如。


案例二

        张某,35岁, 男性。主诉:发作性右肘部疼痛不适5年。现病史:患者5年前出现右肘部疼痛,曾在康复医学科及疼痛科诊治,因患者职业为厨师,右手劳作后更明显,反复发作,二便尚可,纳可,无怕凉,睡眠可。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肾功能不全等慢性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伤寒等传染病病史。体格检查:精神可,右肱骨外上髁压痛(+),无红肿,心肺(-),腹软。淡红舌,薄白苔,脉弦。患肌检查:右肱三头肌、右桡侧腕长短伸肌、肱桡肌。辅助检查:2023-02-16 右肘关节正侧位DR:右肘未见骨、关节病变,请结合临床。诊断:右肱骨外上髁炎。患者经3次浮针治疗,基本无疼痛,正常工作。

  

         浮针疗法是用一次性的浮针等针具在局限性病痛的周围皮下,进行扫散等针刺活动的针刺疗法,可以大面积持久地通筋活络,促进新陈代谢,激发人体自愈能力,具有适应症广、疗效确切、操作方便、安全、无副作用等优点。浮针疗法以其疗效确切、可重复性高的的特点,得到广大医务人员和患者的认可。不论在基层、还是在大中医院,特别是在国外如美国、英国、西班牙、新加坡等国家也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应用。张殿全主任医师于2015年在广东省中医院进修期间学习了浮针,同年浮针疗法作为我院新技术开展,并多次在市级继续教育培训班上讲授浮针疗法。

         mmexport1512449587134.jpg

        通过本次讲座,各社康医生表示对浮针很感兴趣,希望有机会进一步学习及开展浮针 。近年来在符仲华老师及专家组老师的努力下,浮针已经在各大医院开展,而浮针安全可靠、疗效确切的特点也得到了广大患者的认可,浮针技术若能在医院各社康中心广泛开展,将会对各社康中心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提高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