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三伏贴要开始了,约么?

张殿全医生 发布于2020-07-02 20:24 阅读量7024

本文由张殿全原创




           



         三伏贴又称三伏天灸,是一种源于清朝的中医疗法,以“冬病夏治”为原理,在一年中最炎热的三天(“三伏天”)将中药敷贴在特定穴位上治疗秋冬发作的疾病。
        三伏贴是一种传统中医的治疗法,结合针灸、经络与中药学,以中药直接贴敷于穴位,经由中药对穴位产生微面积化学性、热性刺激,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



三伏贴适应症:

1、呼吸道疾病:过敏性鼻炎、鼻窦炎、反复感冒、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这是三伏贴、三九贴的主要治疗病种;

 2、消化道疾病:消化不良、消化道溃疡、慢性胃肠炎、腹泻等,中医辨证属脾胃不和者;

3、五官科疾病:慢性咽炎等;

4、妇产科疾病:宫寒、痛经、月经不调等;

5、小儿疾病:消化不良、厌食及呼吸道疾病;

6疼痛性疾病:颈椎病、腰痛、肩周炎、膝关节炎等。

    7、中医辨证属脾胃虚寒、脾肾阳虚,平素畏寒、肢冷者。



我院三伏贴时间表


治疗项目                治疗日期


初伏加强     2020年7月6日


 初伏           2020年7月16日


 中伏          2020年7月26日


 中伏加强     2020年8月5日


    末伏            2020年8月15日



温馨提示:治疗日期可推迟1天。贴敷疗法三年为一疗程,病程长的患者可适当延长疗程

注意事项:

1每次贴敷时间以医师告知为准,若穴位皮肤灼热难忍,可提前将药物除去。
  2、因三伏贴属于发泡灸法,敷药后皮肤起泡属正常现象,水泡忌搔破皮肤防止感染,少量水泡可自行吸收,大水泡可到医院处理。若出现皮肤过敏等症状可涂烫伤膏或红霉素软膏,必要时请到皮肤科就诊。
  3、敷药前,宜洗温水澡,敷药后,禁食辛辣、鱼腥及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出泡后洗澡不要揉搓。
  4、感冒发热期或肺部感染发热不宜敷药。 

5、贴药后局部皮肤会出现色素沉着,若比较在意皮肤美观者,请慎重选择该疗法。

6、三年为一个疗程,疗程与疗效成正比,贴敷年限愈长,次数愈多,效果也愈好。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