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上长了好几个结节,会不会变肺癌?
常年吸二手烟和厨房油烟,更容易得肺癌吗?
家人得了肺癌,会遗传吗?
每年都要做肺癌筛查?怎么预防?
......
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报告显示,我国肺癌新发病例82万,因肺癌死亡人数高达71万,位居我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首位。
近几年,很多人查出有肺结节,这是不是肺癌前兆?
肺结节会癌变吗?这3个特征需警惕
有肺结节要不要紧?会不会变肺癌?肺结节有很多可能,比如陈旧性肺结核、慢性炎症病灶、良性肿瘤或肺癌,并不能把它和肺癌划等号,但是也不能掉以轻心。
仍有少数肺结节会发生癌变。如果出现下面3个特征,即被认为是高危结节,需警惕:
1、结节大小
尤其直径大于10mm的实性结节或直径大于8mm的混合磨玻璃结节。
2、结节形状
结节长得越不规则,恶变可能性越大,比如有分叶、毛刺、厚壁空洞、小泡症等。
3、结节增长速度
在定期检查中 ,结节在不断增大,增长速度过快。
这些人更容易被肺癌盯上,不吸烟的女性也要引起重视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肺癌的发病率也在加速上升。根据浙江省最新癌谱报告,肺癌在男性发病率中位居第一,在女性发病率中位居第二,死亡率男女均排首位。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早发现、早预防呢?哪些人是需要警惕的高危人群?这几类人群患肺癌的风险相对较高,一定要引起重视:
第一类:有肺癌家族史的人群
家里有一级亲属(父母、子女以及亲兄弟姐妹)患肺癌的人,患肺癌的概率比一般人更高。既往罹患其他恶性肿瘤者可能携带异常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可增加肺癌的发病风险。
第二类:长期吸烟的人群
吸烟:吸烟可显著增加肺癌的发病风险。起始吸烟年龄越小、每日吸烟量越大、持续时间越长引发肺癌的相对危险度越大。建议吸烟量≥20包年的人群进行肺癌筛查。
第三类:中老年人
人体免疫力和身体各项机能会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随年龄增长,肺癌发病率会逐渐上升,尤其45岁以上。
第四类:在特殊环境工作的人群
长期接触氡、砷、铍、铬、镉及其化合物等高致癌物质者更易罹患肺癌。石棉暴露可显著增加肺癌的发病风险。另外,二氧化硅和煤烟也是明确的肺癌致癌物。
近年来,很多不吸烟的女性患肺癌的比例在增加,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长期吸二手烟和厨房油烟。
第五类:慢性肺部疾病史的人群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和肺纤维化等慢性肺部疾病患者肺癌发病率高于健康人群。支气管肺组织的慢性炎症及其在愈合过程中的鳞状上皮化生或增生可能发展成肺癌。
肺癌的筛查
目前全球发布的肺癌筛查指南均推荐采用低剂量螺旋CT(LDCT)用于肺癌筛查。国内外多项研究均显示,与胸部X线比较,LDCT可显著提高肺癌的检出率并降低肺癌相关死亡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推荐采用LDCT进行肺癌筛查。
无肺内非钙化性结节检出(阴性结果),或检出的非实性结节平均直径<8 mm,或实性结节/部分实性结节的实性成分平均直径<5 mm,建议进入下年度LDCT筛查。 检出的非实性结节平均直径≥8 mm,或实性结节/部分实性结节的实性成分平均直径≥5 mm,如无法排除恶性结节,建议抗炎治疗或随访后复查HRCT。如结节完全吸收,建议进入下年度LDCT筛查;如结节部分吸收,3个月后复查HRCT;如继续吸收或完全吸收,建议进入下年度LDCT筛查;如无变化或增大,建议多学科会诊后决定是否进行临床治疗。如抗炎治疗或随访后复查HRCT发现结节无吸收,建议多学科会诊后决定是否进行临床治疗或进入下年度HRCT筛查。对于高度怀疑恶性的结节,建议进行临床诊疗。
检出新发非钙化结节,如结节平均直径<5 mm,建议6个月后复查HRCT,如结节未增大,建议进入下年度筛查;如增大,建议多学科会诊后决定是否进行临床治疗或进入下年度筛查。如结节平均直径≥5 mm,建议抗炎治疗或随访,3个月后复查HRCT,如结节完全吸收,建议进入下年度筛查;如结节部分吸收,6个月后复查HRCT,如继续吸收或完全吸收,建议进入下年度筛查;如无变化或增大,建议多学科会诊后决定是否进行临床治疗。如抗炎治疗或随访3个月后复查胸部HRCT,发现结节无吸收,建议多学科会诊后决定是否进行临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