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传播疾病是指可经性行为或类似性行为传播的一组传染病。目前,我国重点监测的性病有艾滋病、梅毒、淋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尖锐湿疣和生殖器疱疹,其中艾滋病、梅毒、淋病属于乙类传染病。
问怎么避免性传播疾病?
过去几年的经历,已经让大家普遍了解到了传染病的危害,那么想要避免感染性传播疾病,就要知道疾病的传播途径,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方式:
01
性行为传播
性行为,包括同性或异性的直接传播是性病的主要传播方式,由于性行为的多样性,如口交、肛交、触摸等也可发生感染。
02
血源性或医源性传播
梅毒、艾滋病、淋病均可发生血源性传播,如受血者输入了病原体感染者的血液,就会发生血源性感染。另外,医务人员防护不严格、医疗器械消毒不严格,甚至器官移植也会导致医源性感染。
03
母婴传播
孕妇患有梅毒、单纯疱疹或人免疫缺陷病毒时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新生儿在分娩时通过软产道时可通过接触污染的阴道分泌物感染淋病奈瑟菌、衣原体或人乳头瘤病毒。另外,HIV还可以通过母乳喂养感染新生儿。
03
其他传播
间接接触也可能导性传播疾病的发生,但相对来说比较少见的,必须达到一定的病原体载量才能传播,如淋病、滴虫病和真菌感染等,在特定情况下可以通过被褥、衣物、毛巾、浴盆、便器等用品传播。
怎样有效预防性传播疾病?
了解到以上传播途径,“对症下药”才能达到有效的预防。
首先,要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使用安全套是预防和控制性传播疾病的一项非常有效的措施,也是一种低投入、高效益的干预手段。
在准备进行“双人运动”时,首先要做到身体的清洁,因为女性的解剖及生理特征更容易发生性传播疾病,并且常常因无症状而得不到及时的治疗,更容易成为传染源;其次,要注意检查安全套是否在保质期内,外包装是否完整、尺寸是否合适。过小的安全套会让整个过程体验不佳,而过大的安全套则容易脱落。万一在“运动”过后取不出,就得连夜去急诊报到了,医生利用阴道窥器,可以直视下轻松取出安全套。但这个时候要注意尽快口服紧急避孕药,防止出现意外怀孕哦!
其次,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与他人共同内衣、毛巾、洗浴盆等贴身物品,注意厕所便器的干燥与洁净,对于预防性病也有一定意义。
再者,性传播感染可以通过胎盘、产道以及乳汁进行传播,所以女性在怀孕前,都应该去正规医院做身体检查,如果不幸感染了性传播感染,应在孕前进行有效的治疗和控制,避免胎儿受到病原体的感染。
如何发现自己是否感染?
性传播疾病在早期通常无症状或症状轻微,而且在医学上,诊断一个疾病不只是肉眼观察这么简单,通常需要实验室检查才能够确诊,所以每年一次的常规体检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平日里有多个性伴侣、频繁更换性伴侣或同性性行为等不安全性行为,也应该定期去医院检查。如果发现阴道分泌物增多、有异味,外阴瘙痒、灼烧感,或者外阴红肿、水疱或者丘疹等,则需要尽快就医,完善分泌物的病原体检查,以便尽早发现,尽早治疗。
问得病了怎么办?
性传播疾病如果能及早发现并进行彻底治疗,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治愈的。如果没有及时治疗,讳疾忌医延误时机,或者没有经过科学、规范的治疗,可能会造成疾病的迁延发展,出现许多并发症,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女性性病若不及时治疗,可以上行感染导致盆腔炎,引起性交困难和下腹及背部疼痛;可以导致输卵管炎、不孕症和异位妊娠;一些病毒如人乳头瘤病毒与宫颈癌、外阴癌、肛门癌等生殖系统肿瘤的发病有关。
淋病、非淋球菌性尿道炎以及早期梅毒可通过合理的使用抗生素治疗进行治愈的。而由病毒引起的性病如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艾滋病等确实难以治愈,甚至不能治愈,其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定期观察,因为抗病毒治疗只能起到抑制作用,短期内无法彻底清除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