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像“鹰爪”,关节痛了40年!这病主攻青年女性,3个迹象表明你也有!

王华医生 发布于2021-09-07 22:41 阅读量6928

本文转载自https://mp.weixin.qq.com/s/weBOjvOrbRmhHlqO1JD6ug


家里有老人的

一定都有这样一个感受

老人家总是

嘴上说“不要”

身体很诚实


在外人面前就总是说

把事情都交给孩子啦

要享清福啦,不想管这么多事情啦

......



转过身

家里的花没人浇,我要去浇一下

年轻人碗都洗不干净的,还是自己来

东西乱七八糟,顺手收拾一下

......


我来了


深圳的刘婆婆也是这样

但前一段时间

刘婆婆在“顺手帮忙”的时候

却发生了意外



被门槛绊了一下,人摔了!


刘婆婆年轻的时候就是一个非常能干的人,不仅工作上勤奋努力,家里的大小事务也处理得井井有条。年老退休后,刘婆婆的儿女体谅老人辛苦,而且身体不好,行动不便,就请了工人来帮忙。


但对于忙碌了一辈子的刘婆婆来说,哪里是这么容易闲得住的,看到有能搭把手的,她总是忍不住“出手”。


出事那天,工人上门收拾厨房,说是需要一个脸盆,刘婆婆一听又来劲儿了,就准备到卫生间拿一个给她。


(图源:soogif)


可人还没踏进卫生间,却被门槛绊了一下,摔倒了!


“阴公咯!(惨咯!)”


一阵剧痛袭来,刘婆婆在地上马上就动弹不得了,家人赶紧叫来救护车把她送到了深圳市人民医院。结果到了医院,骨关节外科的主任医师王华一见到刘婆婆也不好了。


“婆婆,你怎么又进医院了呀!”



近40年老“类风湿”

让她跟医生都成了“老熟人”


这已经是刘婆婆第......不知道多少次住院了。


许是年轻时太过辛苦,刘婆婆到了晚年落下了一身病痛。十几年胃病史、十几年糖尿病史、心衰,还有最要命的近40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RA)


这种病是一种累及全身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滑膜、软骨、韧带和肌腱等组织产生破坏,从而导致一系列炎症反应。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的患此病的人群将近500万, 80%的患者发病于35~50岁女性患者约3倍于男性。


发病初期患者关节会肿胀疼痛,严重的会发生关节畸形,丧失正常的功能,致残率高!


刘婆婆的手手脚脚就因为这病严重变形,变得跟“鹰爪”一样,每天还被剧烈的疼痛折磨得“要死”。


△刘婆婆的手部关节变形严重


最烦人的是,由于关节疼痛导致活动变少,容易导致骨质疏松;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常需要用到糖皮质激素,这种药物会影响骨质代谢,也会加重骨质疏松;


再加上刘婆婆年龄渐长,而高龄女性本来就容易得骨质疏松。


综合因素下,刘婆婆的骨头非常脆弱,轻轻一摔,骨头就可能断裂,所以,关节受损、骨折也成了刘婆婆的“家常便饭”。



跟王医生的缘分呢,也是因为这个开始的。


2013年


刘婆婆第一次跟王医生“打交道”。


膝盖是人体最大的滑膜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又爱跟滑膜过不去,所以刘婆婆的膝盖是最先出问题的部位。


当时由于她的膝关节变形严重,已经难以活动,听说深圳市人民医院骨关节外科的王华医生是个管理“老骨头”的好手,就找上门了。王医生给她做了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刘婆婆恢复了自如的行走。


2016年


由于左边的膝盖不小心受伤导致感染,王医生给婆婆做了人工膝关节翻修手术,手术的效果挺好,婆婆的生活又恢复了正常。


2018年


安生日子没过多久。刘婆婆有一天在楼梯上摔倒,送到医院被诊断为左侧股骨颈骨折。王医生帮刘婆婆做了左侧人工髋关节置换,刘婆婆再次站了起来。



这一来二去的,刘婆婆就跟王医生成了“老熟人”。所以一听说刘婆婆又进医院,王医生也很紧张。


经过诊断,这一次刘婆婆是右侧股骨颈骨折。


“阴公哦,那不是跟上次一样啊!”


刘婆婆非常郁闷,那不是又要“换”一个骨头啊?


首例双髋双膝人工关节置换

术后第2天就能下床了


股骨颈骨折多发于有骨质疏松的老年人,一旦骨折,容易发生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可能就没办法再重新站起来。


有些老人家因为本身基础病多,骨折后卧床不起,也极易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肺炎、血管栓塞、脑血管意外、褥疮等,这些并发症不但影响骨折的愈合,甚至还会威胁病人的生命。



据统计,70岁以上的老年髋部骨折如果采取保守治疗,1年内的死亡率可能高达40%!


因此,股骨颈骨折也常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而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后,通过医生的快速康复指导,很快就可以离床活动,恢复生活自理能力,不仅大大减少了长期卧床的痛苦,也减少了并发症的风险。


刘婆婆此前左侧股骨颈骨折,就是通过关节置换手术,才得以重新站起来。这次也不例外,在跟刘婆婆和家属充分沟通后,刘婆婆接受了右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用时仅20多分钟。术后第二天,刘婆婆就能下床行走了。


术后第二天就下床啦

刘婆婆检查影像图



这样一来,两次髋关节置换,再加上之前的双膝关节置换,刘婆婆成为了深圳市人民医院首例“双髋双膝置换”手术的患者。


3个迹象表明

你有类风湿性关节炎


虽然刘婆婆又大步跨过一关,但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是需要终身治疗的病症,被称为“不死的癌症”,刘婆婆往后还要继续跟类风湿性关节炎周旋斗争。


据刘婆婆介绍,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在她生完第二个女儿之后开始的。那个时候,她就出现了关节疼痛的症状,只不过刚开始并没有意识到这个疼痛的严重性,直到疼痛频繁找上门,刘婆婆才到医院检查。



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之后,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刘婆婆又一直没有得到系统有效的治疗,最后才发展成现在的样子。


其实,要是刘婆婆早期能够得到有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完全可以控制的。在这里,也提醒大家,要是出现以下几种迹象,最好要到医院检查一下了!


01 对称性手、足关节疼痛


类风湿性关节炎最明显的早期症状就是对称性的手、足小关节疼痛或者肿胀,包括腕关节的肿痛。


其次,有3个或3个以上的关节同时肿胀,疼痛多呈对称性、持续性。


02 晨 僵

 

清晨起床,如果出现手指或脚趾关节麻木、僵硬、活动不便的症状,小心患上类风湿关节炎!


03 其他症状

 

下腰背晨僵、疼痛,活动可减轻,以及乏力、消瘦、长期或间断低热、厌食等症状,也要尽早去找医生做好排查。


如果确诊了类风湿性关节炎,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可千万别自己乱用药。


有些偏方声称“纯天然”“无副作用”,实则里面被偷偷添加了大量激素,刚开始吃会让人感觉效果立竿见影,但长期用药,在激素的不断侵蚀下,病情会越来越糟糕,还有可能产生肥胖、胃出血等其他未明的副作用。所以千万不要自己乱试偏方!


千万别乱吃药啊!



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很成熟

有些谣言不能信


除了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问题,在这里还要跟大家强调一点,如果病情真的已经到了需要手术的程度,不要犹豫,早做早安心。


目前,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就算是70岁以上的老人,只要符合手术条件,都不应该轻易放弃手术机会。在人民医院,王医生治疗过的患者中,年龄最大的可有100多岁了呢!


但很多人一提起换个“人工骨头”

依然会有诸多疑虑

在听说了许多骇人的传闻后

更是吓得不敢做手术了

什么原装再烂也好过人工?

手术会很痛?

换了就不能走路了?

人工关节用不久?

这些说法是真的吗?

王医生这就来给大家好好辟一次谣


点击视频,了解“人工关节”的真相~


 ↑↑↑点击跳转原文地址播放↑↑↑



本文指导医生▽


拉屎不畅,一查癌细胞都到肝了!大便出现这3种情况,尽早就医!



2年时间,14岁女孩2次得恶性肿瘤,一查原来是爸妈那里出了“问题”



老年痴呆症能“预防”吗?出现这些症状马上治疗,可能还来得及!


-END-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运营服务 | 晶报社


本微信号致力于公益宣传,无任何商业用途

若有文字、图片、视频涉及侵权或违规,请及时告知删除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