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怎么说病情

潘小华医生 发布于2020-07-25 11:19 阅读量6522

本文由潘小华原创

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潘小华



题目的内容是:病人就诊时,需要告诉医生什么内容才能快速诊断、准确诊断、疗效好。

很多人认为,准确诊断疾病是医生的事情,体现的是医生的本事。这个想法没错误,但是不全面。

其实要想达到快速准确诊断,还需要病人及其家属的有效配合。这个配合首先是怎么跟医生介绍您的病情。

一般在介绍病情时有以下误区。

1.不提供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些病人就诊时,开口就说"医生,你看看我是什么病?"。有些病人一进入诊室,我能猜到是什么问题。比如,气喘吁吁的,一步一颤的走进来。再看看他的面相,就知道他是心衰又加重了。有些病人心事重重、心烦意乱,我就知道他昨晚没睡好觉。但是不是每一个病人的表现都那么典型。您得告诉我您现在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病人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主诉",当然也有例外。

不愿意提供病史,相当于把医生当做相面、算命先生。这是对自己不负责。

2."主诉"不提供"持续的时间"。这个"持续时间"指最早出现类似症状到现在的时间,及现在每次发作持续的时间。

多数情况下,我都需要变换多种提问方式来获得时间信息。这个信息的准确性通常与病人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文理科、方言习惯、生活习俗、有没有认知障碍有关。

比如,问"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胸痛的?每次发作持续多长时间?"。病人经常回答的是"好久啰",或者"好长时间"、或者顾左右而言它,就是不直接回答时间,自顾自的说别的话。

对于时间长短的认知,是一个相对论,不同的人,时间长短概念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说"好长时间",其实就是三天前开始。对另外一些人来说,"好长时间"那却是二十年前的事儿啦。

医生需要知道胸痛的历史有多长、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多长、发作有没有规律性。这关系到诊断的方向。

比如胸痛十年,每次发作持续一小时以上,程度轻,而且没什么出汗、恐惧感、胸闷症状,而且胸痛时不影响干活,这就不支持心绞痛诊断。

不同的疾病,胸痛的特点不同。冠心病心绞痛,通常是劳力相关的胸痛,休息后症状缓解,发作有规律性。如果严重到休息不能缓解,而且濒死感,那就可能是心肌梗死了,一定不能等待,立即打电话120,可能能够救一命。

3.既往病史,有些病人不愿意说,认为那是个人秘密,或者认为跟我现在这个病无关。这个是错误的观念。

很多疾病是相互关联的,互为因果。比如,糖尿病病人,50%的人有冠心病。高血压,也是冠心病的重要原因。

十年前的阑尾炎病史,也可能是现在腹痛的原因。阑尾炎引起的肠道粘连,可导致肠梗阻引起持续性腹痛。

通过您提供的好多年的慢性鼻炎病史,可能会找到现在呼吸困难的根源是"支气管哮喘"。根据慢性鼻窦炎病史,可能能查出您呼吸困难的疾病是"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就连既往生个孩子的情况,也可能提示您现在的疾病有关联。比如,当时大出血,而且输血了,可以知道现在的贫血、乏力可能是垂体缺血导致的希恩综合症。

4.个人生活习惯,跟疾病更有关系。俗话说,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就是说,有什么生活喜习惯,就容易得什么病。比如吸烟导致肺癌得病概率升高,这个是确定了的。其实长期吸烟,还与冠心病、脑梗塞、脉管炎、消化道肿瘤等有关。

5.有的时候问到病人,父母子女有什么病?病人不理解"问这些干嘛?跟我有关吗?"。

有关!

比如,高血压病就是多基因遗传性疾病。近视眼也遗传哦,而且以往祖宗十八代都没有近视眼,你这一代看书看多了,用眼过度导致近视眼,也可能遗传给下一代。

凡此种种,为了提高诊断准确性,少花钱,少走弯路,请提供准确的信息,这是提高疗效的前提。看病看的好不好,不仅仅是医生的事情,也需要患者提供准确的信息。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