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抽动症系列科普之十三:抽动症患儿的老师应注意什么?

李海朋医生 发布于2020-04-05 22:04 阅读量7628

本文由李海朋原创

微信图片_20200125205756.jpg

        抽动症患儿的治疗和康复需要家长、患儿、医生、老师多方关注及参与,作为家长及时和老师沟通孩子的病情也至关重要,以免老师误解孩子是故意而为,沟通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1. 及时和家长沟通,了解情况

     抽动障碍的患儿大部分为中小学生,当在学校出现抽动症状时,老师对此不认识,对患儿进行批评、指责等从而使症状加重。特别是某些抽动障碍患儿伴发学习困难时,教师对其误解,对患儿进行不恰当的指责,而越责怪、越强制他就越感到紧张,不自主动作亦就越频繁,而且孩子会渐渐变得胆小、自卑。家长应和患儿的老师、学校等有关人员及时沟通,让老师正确认识抽动症,对患儿的行为有正确的认识,并对出现的症状给予容忍、淡漠。避免教师对孩子过多责怪。

2. 提醒家长及时到医院就诊

     老师大部分时间直接面对学生,加之老师的职业特长更善于观察学生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上课时,患儿挤眉弄眼,咧嘴耸鼻,或有不该有的肢体动作时,先不要批评,应认真观察,如频繁交替进行(无规律性),或有异常喉音时,要考虑到孩子可能是病态,提醒家长及时到医院就诊。

3.老师和家长、孩子一起面对

      当确诊为患病后,老师要献出爱心,对患儿更加爱护,并提醒同学们不要因患儿的怪异动作而哄笑、讥讽、嘲弄。要主动与患儿接触,帮助其解决由于疾病带来的生活和学习上的不便。当患儿在学习上有所进步时,要及时鼓励。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温馨对患儿心理康复有很大帮助。

      家长和老师的沟通至关重要,毕竟孩子在学校的时间更多,老师可能观察到的表现也更多,让老师知道孩子的病情和治疗很关键,一味地隐瞒病情反而会导致孩子在学校受到歧视和孤立,甚至很多孩子模仿患儿的动作,造成孩子的自卑和心理障碍,因此,患儿家长、患儿本人、患儿老师三方的沟通与合作很关键,听从医生的治疗建议,大家一起重视疾病,坦然面对,一定会让孩子早日走出困境。

 

医生简介

李海朋,男,医学硕士;主治医师;

社会兼职:

中华中医药学会少儿推拿传承发展共同体第一届常务委员。

广东省名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广东省中医儿科学会委员;

广东省小儿推拿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中医儿科学会委员;

深圳市小儿推拿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

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基地讲师兼秘书;

         勤求古训,崇尚经典,致力于小儿呼吸及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善于运用中医辨证诊治小儿反复感冒、发热、咳喘、慢性鼻咽炎、腺样体肥大、厌食、遗尿症、多汗症、抽动症、癫痫等疾病,临床经验丰富。

出诊时间:周一、四、五、六、日全天

出诊地点:深圳市儿童医院门诊六楼中医科5诊室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