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古法育儿正常小儿的生理特点就有——脾常不足:脾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小儿生机旺盛,发育迅速,且脏腑功能不足,脾胃负担比成年人相对较重,加之乳食不知自节,择食不辨优劣,因此小儿脾胃功能易于紊乱,而出现脾胃病,称之为“脾常不足”。再者,小儿“肝常有余”,脾受克抑。
因此,小儿“脾常不足”。小儿“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也预示了小儿病理上容易出现饮食停滞、气血两虚的病证。脾胃虚弱几乎成了小儿的专利,那么该怎么有效解决小儿脾虚呢?
基础是“若要小儿安、三分饥和寒”。
早纳五谷、多用杂粮。
《黄帝内经》提出了“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的膳食配伍原则。同时还告诉人们不可暴饮暴食,避免五味偏嗜。
几千年来,这些原则一直作为中华民族膳食结构的指导思想,为保障全民族的身体健康和繁衍昌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切记!!
五谷为养:谷物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纤维素,是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这种膳食结构模式和以动物性食物为主食的膳食结构模式相比,其人群的肥胖、营养不良、性早熟、以及内分泌疾病等“现代文明病”的发病率明显低得多。
五畜为益:益为补益的意思,五畜有益于五脏精气。就是说动物性肉食,可以作为人体营养必要的补充。每天进食适量的肉、蛋、奶、鱼等食品,有利于儿童发育、生长,有助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的营养补充,有利于营养缺乏及体衰病人恢复体质。一定记住是适量哦!!
五菜为充、五果为助:是指蔬菜水果对脏腑有充养、辅助作用。果蔬含有人体必需的大量维生素和矿物质,还有与人体新陈代谢密切相关的一些重要的酶也主要依赖果蔬的供给。
蔬菜可以多吃,脾虚的记住水果只是辅助哦!肠胃那么差还天天吃生冷水果行吗??
所以,古代的饮食方案和现代的食物金字塔是一致的,人体所需的营养和能量处于金字塔底端的是:五谷杂粮,其次是蔬菜水果、其次是奶类、豆类,再其次是鱼虾肉蛋、再再其次是油脂类!!谁能告诉我天天煲的骨头汤,老火汤、鸡汤、鱼汤各种肉汤里面含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是什么营养?是钙吗?告诉你是什么!做个简单的算术,肉汤=肉+水;汤=肉+水-蛋白质-维生素(熬死了)≈水+脂肪+微量易溶矿物质(不包括钙),最主要的是脂肪(油脂)位于食物金字塔顶的油!!
脾胃虚弱者天天骨头汤能吸收吗?能消化吗?能长肉吗?答案:不能!!肥甘厚味只能阻碍脾胃吸收,生痰生湿,就会导致积滞,就会损伤脾胃,日久导致脾虚!!
脾虚的十大症状(危害):
挑食、厌食、食欲差;
多汗、盗汗、体力差;
情绪不好、脾气差;
舌苔厚腻、口气大;
睡不安稳、满床爬;
磨牙、多梦、易惊吓;
体重偏轻,身高差;
不爱运动、脸色差;
体弱多病体质差;
大便或干或稀,或头干后稀;
你家娃的症状占几个啦??
好了,重点来了,解决的方案:最重要的是:忌口!忌口!忌口!
忌口:忌寒凉生冷;忌肥甘厚味(油汤);忌鱼腥虾蟹(未恢复前一定要少);忌酸甜辛辣;忌食量不节不制;等等!!
治疗采用“五位一体”的方法:
中药+小儿推拿按摩+穴位理疗+食疗方案+健脾保健操;
1.中药辨证施治:因人而异的调理方案,找医生辨证论治(遵医嘱长期、间断调理)。
2.推拿按摩:最简单可自行掌握的操作就是:摩腹、小儿捏脊;
摩腹—消食和胃
小儿捏脊—健脾助运
3.穴位理疗:穴位选取中脘穴、神阙穴,用健脾助运的中药敷贴贴片,采用低频脉冲电导入治疗。
4.食疗方案:
小儿脾虚的食疗治疗法则:甘温益气,健脾养胃。
基本的方法是食疗和合理喂养,介绍几款食疗方以供大家参考。
食疗方1. 大米小米红枣粥:取大米60克,小米30克,红枣10克,先将小米清洗后上锅用小火炒成略黄,然后加入水及大米,红枣用大火烧开后小火熬成粥食用。适用于消化不良伴有厌食的脾虚小儿。
食疗方2. 莲子山药粥:取莲子30克,山药80克,粳米50克。将莲子去皮及心,加山药、粳米及水煮粥食用。适用于消瘦、食欲不振的脾胃虚弱小儿。
食疗方3. 沙参麦冬扁豆粥:取沙参10克,麦冬10克,扁豆15克,粳米50克。先将沙参、麦冬加水煮20分钟取汁,将汁加粳米、扁豆煮成粥食用。适用于手足心热、便干的脾阴虚小儿。
5.健脾保健操:
综上所述,脾虚危害小朋友的健康,脾虚十大危害临床较为常见,应对的方案也是因人而异,所以请家长记住调理脾虚是一个过程,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家长、孩子、医生一起努力,才能还孩子一个健康的体魄,不生病,少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