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容易得胆石症?

胡小剑医生 发布于2022-03-06 20:36 阅读量1509

本文转载自丁香园普外时间

       总有患者问,为什么我会得胆囊结石?如何才能避免得结石?得了结石后究竟需要怎么处理呢?本文梳理何谓胆石症,其病因、分类,常规的处置方式。

1、什么是胆石症?

       胆石症是指胆囊、胆管内发生结石所致的疾病,其成分由胆固醇、胆红素、钙盐及混合型结石等所组成。

2、哪些人容易得胆石症?

(1)流行病学:

       成年人发病率 10~15%,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好发于 40~60 岁人群。

(2)病因:

       代谢因素、胆道感染(细菌、寄生虫和病毒,尤其是 HBV、HCV)、胆汁 PH 过低及维生素 A 缺乏。

(3)诱因:

a、高脂肪饮食(会使人体胆汁中的化学成分失调);

b、不吃早饭(早晨胆汁浓度最高,如果没有食物刺激,会致使某些化学成分增高而析出,形成结石,但目前循证医学证据不足);

c、激素(雌激素会促进结石形成);

d、年龄(年龄越大,肝脏分泌运输功能下降,胆汁沉积而形成结石);

e、糖尿病是新发胆石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3、胆石症的分类?

(1)按解剖部位分:胆囊结石、肝外胆管结石(胆总管结石和壶腹部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我国胆囊结石较常见

(2)临床病理分型:胆固醇结石、胆色素性结石、混合性结石。我国混合性结石最常见。

(3)病因分类:原发性胆管结石和继发性胆管结石。

(4)分期:

a、发作期:临床不适症状明显,血常规和肝功检查有异常;

b、缓解期:疼痛不明显,或时发时止,可伴有嗳气、反酸、腹胀、食欲不振等消化不良症状,部分患者无临床表现,血常规和肝功无异常

4、得了胆石症如何处置?

(1)胆囊结石

A、原则:缓解症状、减少复发,消除炎性反应,消除结石,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B、治疗:

a、急性期:解痉止痛、抗感染、处置消化不良症状;

b、控制饮食,口服溶石药物及随访;

c、手术治疗。

(2)肝外胆管结石

A、急性期:

a、解痉止痛、抗感染;

b、手术:ERCP(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ST(十二指肠镜乳头切开取石术)、LCBDE(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或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 胆管切开取石术 + T 管引流术等。

B、缓解期:控制饮食,避免油腻、富含胆固醇类食物,随访。

(3)肝内胆管结石

A、原则:解除梗阻, 取净结石, 通畅引流, 尽可能地保护肝脏功能。

B、治疗:

a、最基本的手术方式是胆管切开取石,必要时配合胆道镜、激光碎石等,必要时行胆肠吻合;

b、早期:病变局限,症状轻,采用腹腔镜肝切除术;

c、对肝内胆管结石分布于全肝各处,造成肝衰竭,或因反复胆道感染等原因造成选择性肝段 (叶) 瘤灶切除无法进行者,可选择肝移植治疗;

d、肝内胆管结石引起的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的病例,应首选急诊经皮肝穿,胆汁引流 (PTBD),术中尽可能保留有功能的肝组织,术后行胆道镜检查取石;

e、不推荐体外震波碎石

5、胆石症的危害?

       可诱发急慢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胆囊癌、胆管癌、肝功能异常、肝衰竭等疾病。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