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庆中秋双节,8天小长假,各国各地都能看到中国人的身影,毫不夸张,全世界都知道中国人放假了。
然而,当假期结束的钟声敲响,却是截然相反的景象
——同事小张就因持续高烧被送进急诊室?
原本想着,放假给自己充满电量,能活力满满应对工作,
怎么现实却是持续“放电中”?
就各地的健康数据看,这不是个例!
上海市儿童医院
因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就诊的儿童
较9月底增长30%
肺炎患儿中最小的才1个多月
协和东西湖医院
假期后因消化道疾病就诊的患儿同比增长75%
与假期饮食不规律、作息紊乱及人口流动性增加有关
广东省疾控局
2025年10月5日-11日
广东省新增2257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
预计未来一周
广东大部市县蚊子活跃

国家卫生健康委

10月9日新闻发布会
要重点关注: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三大类传染病
湖南疾控中心

2025年10月疾病风险综合预报
流行性感冒、诺如病毒感染、登革热、基孔肯雅热,为10月需重点预防疾病,防疫指数为Ⅲ级(中)
返程后需警惕的3大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密闭空间传播风险高
主要疾病: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感染等
传播途径:通过飞沫与气溶胶传播
典型症状:发热、咳嗽、咽痛、肌肉酸痛
高危人群:儿童、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
风险数据:国家疾控局数据显示,西南边境、华南沿海及交通枢纽城市为高发区。飞机、高铁等密闭交通工具中,若存在感染者,周围三排乘客感染概率可达67%
✅ 建议:返程后1-2周内密切观察体温及呼吸道症状
⚠️ 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
持续高热(体温超过38.5℃)超过3天
呼吸困难或呼吸频率加快(成人>30次/分钟)
血氧饱和度低于93%
意识模糊或嗜睡
消化道传染病:不洁饮食的隐形威胁
主要疾病:诺如病毒感染、细菌性痢疾
传播途径:食用未煮熟食物、接触污染餐具或水源
典型症状:腹泻、呕吐、腹痛、发热
高危人群:幼儿、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者
? 风险场景:食用未煮熟食物或接触污染餐具,诺如病毒、细菌性痢疾、甲型肝炎风险显著上升。聚餐后腹泻症状发生率高达32.7%
✅ 建议:避免生冷食物,注意饮食卫生。如出现腹泻症状,应及时补充水分并就医,避免脱水。
⚠️ 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腹泻每日超过6次或持续超过3天
呕吐无法进食导致脱水(口干、尿少、头晕)
便中带血或脓液
高热(体温超过39℃)
虫媒传染病:潜在危机
主要疾病: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疟疾
传播途径:蚊虫叮咬传播
典型症状:高热、皮疹、关节痛、头痛
高危人群:近期去过热带、亚热带地区的人群
全球数据:WHO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疟疾病例2.49亿例,非洲占94%。中国每年输入性疟疾病例超千例,多来自撒哈拉以南非洲。
国内动态:2025年10月东莞新增37例基孔肯雅热病例,与蚊虫叮咬直接相关。
✅ 建议:前往蚊虫活跃地区应穿长袖衣裤,使用驱蚊剂。
⚠️ 出现以下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告知旅行史:
突发高热(体温可达40℃以上)
“三痛”:剧烈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关节痛
四肢或躯干出现充血性红疹
科学预防:双管齐下更安心
疫苗接种:建立免疫屏障
流感疫苗:
每年接种1次,最佳接种时间为9-10月
6个月以上人群均可接种,尤其推荐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
保护期约6-8个月,需每年重新接种
肺炎疫苗:
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
保护期可达5年
老年人建议每5年加强1次
可与流感疫苗同时接种(不同部位)
✅ 接种建议:优先接种流感疫苗,因其季节性更强。两种疫苗可同时接种,但需选择不同部位(如左右上臂)。
免疫检测:了解自身防御状态
免疫功能检测可帮助评估免疫系统状态
检测意义:
评估免疫功能状态,发现潜在免疫缺陷
指导疫苗接种计划,提高疫苗保护效果
监测慢性病患者的免疫状况
✅ 建议人群:
经常旅行、接触不同环境者
慢性病患者及老年人
接种疫苗后想了解免疫效果者
返程健康管理实用指南
健康监测:定期测量体温,记录咳嗽、腹泻等症状
个人卫生:勤洗手(尤其饭前便后),保持室内通风
饮食安全:避免生冷食物,餐具彻底消毒
休息调整: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症状处理:如出现发热、腹泻等症状,及时就医并告知旅行史
⚠️ 疾控专家特别提醒: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手段,建议符合条件的公众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

. 秋冬季家庭常备药 .
<点击图片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