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头痛家庭识别全攻略

臧运华医生 发布于2025-02-25 16:37 阅读量3030

本文由臧运华原创

一、认识头痛


1、头痛的定义与普遍性


头痛,指的是发生于眉弓、耳轮上缘和枕外隆凸连线以上部位的疼痛。它可不是个罕见现象,而是极为常见的临床症状。严重的偏头痛,足可以使患者丧失工作能力,也是一种常见的失能性功能性疾病。


数据显示,一生从未经历过头痛的人不超过总人群的百分之二,全球头痛患病率高达47%,终生不愈的更是占到了头痛患者的66%。这意味着,在生活中,大部分人都曾被头痛困扰,它就像一个不速之客,随时可能闯入人们的生活。




2、头痛的危害


头痛对日常生活、工作以及身心健康都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在日常生活里,轻微头痛或许只是让人感到些许不适,但严重时,会干扰日常活动,比如无法正常做饭、打扫,甚至连简单的散步都成问题。工作方面,头痛会使人注意力难以集中,反应变得迟钝,工作效率大幅下降,重要任务可能因此延误。从身心健康角度看,长期反复的头痛会引发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这些不良情绪又会反过来加重头痛症状,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也会造成进一步损害。我在临床上就遇到过因为头痛频繁来急诊室抢救,最终导致严重的家庭矛盾而离婚的病例。


二、常见头痛类型及特点


1、偏头痛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其病情特征为反复发作的头痛,疼痛多中到重度。疼痛部位多为头部单侧,不过也可能双侧都出现疼痛。疼痛性质通常是搏动性,就像脉搏跳动一样,一下一下地疼。而且偏头痛发作时,往往还伴有恶心、呕吐的症状,患者对光线和声音也会变得异常敏感,即使是正常的光线和声音,也可能让患者感到不适。比如,小赵是一位公司白领,工作压力较大。有一次,在重要项目的筹备阶段,他连续加班后,突然感觉右侧头部一阵一阵地跳痛,还伴有强烈的恶心感,看到灯光就觉得刺眼,听到同事说话的声音也觉得烦躁,这就是典型的偏头痛发作。




2、紧张性头痛


紧张性头痛的引发原因多与压力、焦虑和疲劳脱不了干系。当人们长期处于精神紧绷状态,或者身体过度劳累时,就容易诱发这种头痛。其疼痛特征主要表现为双侧头部有压迫感,仿佛脑袋被紧紧箍住。很多上班族在长时间工作后,会感觉后脑勺和双侧眉弓上方有明显的胀满感、紧箍感,这就是紧张性头痛在作祟。对于紧张性头痛,可通过放松身心来缓解。比如进行适量的运动,像散步、瑜伽等,能帮助放松肌肉;也可以尝试冥想、深呼吸等放松技巧,减轻精神压力,从而缓解头痛症状。




3、丛集性头痛


丛集性头痛的发作规律较为特殊,它通常呈周期性发作,发作期频繁头痛,就像打机关枪,也像有规律的“闹钟”一样,然后又会有一段较长的缓解期。疼痛部位多集中在眼眶周围,包括眼眶、眼球后及太阳穴处。疼痛程度极为剧烈,常被描述为爆炸式的重度或极重度疼痛,让人难以忍受,常常伴有流涕、流泪。患者在发作时,往往会坐立不安,甚至会因为疼痛而在房间里来回踱步。由于其疼痛的特殊性和严重性,一旦发作,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4、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的典型症状十分明显,疼痛发作具有阵发性的特点,就像闪电一样,突然发作又突然停止。疼痛剧烈部位集中在上颌或下颌部附近,发作时会产生剧烈的电击样、刀割般或者针刺的疼痛,让人痛不欲生,有“天下第一痛之称”。而且这种疼痛有特定的触发因素,比如洗脸、刷牙、说话、吃饭等日常动作,都可能成为诱发疼痛的“导火索”。很多患者因为害怕疼痛发作,连正常的生活洗漱和进食都受到严重影响,甚至会因此产生心理负担。




5、其他类型头痛


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头痛类型,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头痛也较为常见。比如高血压性头痛,当身体血压突然升高时,就可能出现这种头痛。疼痛部位大多集中在枕部(后脑勺)和颞区(太阳穴处),患者有时会感觉头部沉重,有压迫感。在血压平稳后,头痛症状通常会慢慢消失。另外,颈源性头痛也不少见,它往往继发或伴发于颈椎病,有明显的钝痛、紧束、受压感,部分患者还会伴有头昏沉感。这类头痛在长期伏案工作者中较为常见,工作时间长、精神压力大的人群更容易反复发作,程度时轻时重。


三、家庭识别方法


1、观察疼痛部位


通过观察疼痛部位,能为判断头痛类型提供重要线索。不同类型的头痛,其常见疼痛部位各有特点,具体如下:

头痛类型

常见疼痛部位

偏头痛

多为头部单侧,也可能双侧,常见于太阳穴、颞部和头额部

紧张性头痛

双侧眉弓上方、后脑勺和颈项部,有时会感觉头部或肩膀沉重

丛集性头痛

一侧眼眶、眼眶上方、太阳穴部位和眼球后

三叉神经痛

上颌或下颌部附近,也可能累及眼眶、牙齿、耳朵等部位

高血压性头痛

枕部(后脑勺)和颞区(太阳穴处)

颈源性头痛

一侧或两侧枕部,同时伴有耳后闷胀感和酸痛

通过对比这些疼痛部位,家庭成员可以初步判断头痛的类型,为后续的处理提供方向。


2、留意疼痛性质


不同类型的头痛,疼痛性质也有所不同。偏头痛通常是搏动性疼痛,类似脉搏跳动,一下一下地冲击着头部,让人感觉头部在随着心跳而疼痛。紧张性头痛则以压迫感、胀满感、紧箍感为主,仿佛头部被紧紧束缚,有一种沉重的压力。丛集性头痛是尖锐性和爆炸样疼痛,疼痛程度剧烈,犹如炸弹在头部爆炸,瞬间袭来的剧痛让人难以忍受。三叉神经痛表现为电击样、刀割般或针刺般的剧烈疼痛,疼痛发作迅速且尖锐,像触电一样让人猝不及防。高血压性头痛一般是头部沉重且有明显的压迫感,仿佛头上压了重物。颈源性头痛多为钝痛、紧束、受压感,是一种持续的、相对较缓和但又让人不适的疼痛。留意这些疼痛性质的差异,有助于更准确地识别头痛类型。


3、关注伴随症状


各种头痛除了疼痛本身,还可能伴有其他症状。偏头痛发作时,常伴有恶心、呕吐的症状,患者对光线和声音也会变得敏感,在明亮的环境或嘈杂的声音中,头痛会加剧。紧张性头痛一般无恶心或呕吐症状,但可能会感觉头肩部沉重、肌肉紧张。丛集性头痛严重时伴有剧烈的恶心和呕吐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流泪、鼻塞等症状。三叉神经痛在发作时,除了剧烈疼痛,可能会出现面部肌肉抽搐等表现。高血压性头痛可能伴有耳鸣、头晕等症状,血压平稳后,这些症状通常会逐渐减轻。颈源性头痛可能伴有耳后闷胀感、酸痛、耳鸣、眼睛胀痛等症状。关注这些伴随症状,能为头痛的识别提供更多依据,帮助家庭成员更好地判断头痛类型,采取相应的措施。


4、记录发作规律


记录头痛发作规律对于准确识别头痛类型和采取有效治疗措施非常重要。可以准备一个专门的笔记本,记录头痛发作的频率,比如是每天发作、每周发作几次还是每月发作等;发作的时间,是白天、晚上还是特定的时间段;以及每次发作持续的时长,是几分钟、几小时还是数天。通过记录这些规律,能发现头痛发作的特点。例如,如果偏头痛发作频繁且持续时间较长,可能需要调整生活方式或寻求医疗帮助。记录发作规律还能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病情,做出准确的诊断和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同时,规律的记录也有助于家庭成员观察头痛管理措施的效果,及时调整应对策略。


四、头痛识别的注意事项


1、及时就医的情况


出现某些头痛症状时,必须立即就医,切不可掉以轻心。若头痛伴有发热、喷射性呕吐,很可能存在感染情况,喷射性呕吐更是颅内压增高的危险信号。比如脑膜炎引发的头痛,就常伴有高热、喷射性呕吐。若头痛时出现头晕、视物旋转、走路不稳、口歪眼斜、面部不适、肢体麻木无力、说话不利落或听不懂人说话等症状,可能是脑部血管或神经出现问题,像脑中风就可能有这些表现。另外,慢性头痛突然发生变化,如原本隐痛变为尖锐疼痛且伴有恶心呕吐,也要及时就诊。还有高血压患者若头痛难忍且有爆裂沉重感,甚至是一生从未有过的剧烈头痛,尤其血压骤升时,可能是中风前兆。一旦出现这些情况,应立刻前往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和诊断,以免延误病情。


2、避免误诊的要点


在家庭识别头痛过程中,有一些容易误诊的情况需格外注意。比如三叉神经痛,很多患者会误以为是牙痛,因为疼痛部位相近。要避免这种误诊,需留意疼痛特点,三叉神经痛是电击样、刀割般剧痛且呈阵发性,而牙痛多为持续性钝痛。紧张性头痛和颈源性头痛也易混淆,紧张性头痛多与精神因素有关,疼痛以压迫感为主;颈源性头痛常继发于颈椎病,有明显颈部不适。为避免误诊,要关注头痛与颈部活动的关系,若颈部活动时头痛加重,可能是颈源性头痛。此外,头痛原因复杂,仅凭单一症状判断易出错,应综合疼痛部位、性质、伴随症状及发作规律等多方面因素,必要时及时咨询医生,以减少误诊可能性。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