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抑郁,家长该怎么做

杨西宁医生 发布于2025-07-23 15:07 阅读量33

本文由杨西宁原创

一、发现“溺水信号” 

1.行为异常:以前爱热闹的孩子,突然变得孤僻,总是独自待着;原本规律的作息被打乱,要么熬夜到凌晨,要么整天昏睡。

2.情绪波动:经常莫名哭泣,容易发脾气,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甚至开始自我否定。

3.身体反应:头痛、胃痛频繁出现,但检查却查不出问题,这很可能是心理问题的躯体化表现。

 

二、学会“情绪救援” 

1.放下评判:不要急着“说你就是想太多”“这点事有什么好难过的”,这些话只会让孩子关上心门。

2.积极倾听:停下手中的事情,专注地看着孩子,用“点头、嗯”“然后呢”回应,让他们感受到被重视。

3.表达共情:试着说“我能感觉到你很痛苦,如果是我遇到这样的事,可能也会很难受”,让孩子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三、打造“安全港湾”

1.减少压力:避免过度唠叨和催促,给孩子创造轻松的家庭氛围,比如周末一起做顿美食,看场电影。

2.尊重选择:在一些小事上,比如穿什么衣服、参加什么社团,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增强他们的掌控感。

3.保持规律:和孩子一起制定作息时间表,规律的生活能给人带来安全感,帮助稳定情绪。

四、呼叫“专业救援”

1.心理咨询: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他们就像经验丰富的“情绪救生员”,能引导孩子走出困境。

2.医院就诊:如果孩子出现自伤倾向、严重失眠等症状,及时带他们去精神科或心理科,配合医生治疗。

3.学习知识:家长也可以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了解抑郁的相关症状和应对方法,更好地帮助孩子。

 

拯救陷入抑郁的孩子,是一场马拉松。要我们保持耐心,用爱和专业的方法陪伴。你的每一次用心陪伴,都是照亮孩子心灵的一束光。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