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抵抗与肥胖:不可忽视的健康难题

翟亮医生 发布于2025-08-11 14:00 阅读量5259

本文由翟亮原创


在现代生活中,"胰岛素抵抗" 和 "肥胖" 这两个词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它们就像一对形影不离的 "健康杀手",相互影响、恶性循环,给人体健康带来诸多威胁。


一、认识胰岛素抵抗与肥胖


(一)什么是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是胰腺分泌的一种激素,它就像一把 "钥匙",能打开细胞表面的 "大门"(胰岛素受体),让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细胞,转化为能量供身体使用。当发生胰岛素抵抗时,这把 "钥匙" 的功能会大打折扣,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葡萄糖无法顺利进入细胞,导致血糖升高。此时身体会分泌更多胰岛素来弥补,形成 "高胰岛素血症"。


什么是肥胖?


 

肥胖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通常用体重指数(BMI)来判断:BMI = 体重(kg)÷ 身高 ²(m²),当 BMI≥28kg/m² 时即为肥胖。值得注意的是,脂肪分布比总量更重要,内脏脂肪(包裹在脏器周围的脂肪)过多危害更大。


二、肥胖如何引发胰岛素抵抗?


肥胖是导致胰岛素抵抗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尤其是内脏肥胖,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诱发抵抗:


1、脂肪细胞的 "捣乱":过量脂肪细胞会释放游离脂肪酸,干扰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同时分泌炎症因子(如 TNF-α、IL-6),破坏胰岛素信号传递。

 


2、脂肪异位沉积:多余脂肪堆积在肝脏、胰腺等器官,会直接影响这些器官的功能,降低胰岛素敏感性。


3、肠道菌群失衡:肥胖人群肠道菌群紊乱,产生的内毒素进入血液引发慢性炎症,进一步加重抵抗。


三、胰岛素抵抗如何加重肥胖?


两者的关系并非单向,胰岛素抵抗也会反过来促进肥胖:

•高胰岛素水平会刺激食欲,让人更容易感到饥饿,导致进食量增加。



•胰岛素是一种 "储能激素",抵抗状态下的高胰岛素会促进脂肪合成,抑制脂肪分解,让脂肪在体内更易堆积。

•细胞无法有效利用葡萄糖,身体会感觉能量不足,反而更渴望高热量食物。


四、它们带来的共同健康威胁


 

胰岛素抵抗与肥胖联手,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2型糖尿病:长期胰岛素抵抗是 2 型糖尿病的主要诱因;

•心血管疾病:增加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风险;

•代谢综合征:同时出现肥胖、高血糖、高血压等多种问题;

•脂肪肝:脂肪在肝脏过度沉积形成病变。


五、打破恶性循环的实用方法


(一)饮食调整

•减少精制碳水(白米、白面)和添加糖摄入

•增加膳食纤维(全谷物、蔬菜)和优质蛋白(鸡蛋、鱼虾、瘦肉)

•选择健康脂肪(坚果、橄榄油),控制反式脂肪和饱和脂肪


(二)规律运动

•每周至少 150 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快走、游泳、骑车等)


(三)体重管理

•即使仅减轻 5%-10% 的体重,也能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

•优先减少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降低内脏脂肪


(四)生活方式改善

•保证 7-8 小时睡眠,睡眠不足会降低胰岛素敏感性

•减少压力,长期压力激素升高会加重抵抗

 


结语


胰岛素抵抗与肥胖的关系就像 "鸡生蛋、蛋生鸡" 的谜题,但无论从哪一方入手干预,都能打破这个恶性循环。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管理,我们完全可以远离这对 "健康杀手",守护身体的代谢平衡。


就诊地点:罗湖区中医院康复分院针灸二科(七楼)。


一、专科特色:

易胖体质调理:平和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等易胖体质中医药调理。

调整内分泌代谢、改善亚健康:针对易胖原因及伴随疾病进行分析、调治,如代谢综合征、脂肪肝、胰岛素抵抗、月经不调、多囊卵巢综合征、慢性疲劳综合症等疾病。

面部抗衰及肤质改善:通过微针、穴位埋线、温通刮痧、艾灸、中药调理等,可加速面部新陈代谢、改善面部皮肤血液循环。


二、中医特色疗法:针刺(包括埋针、微针、头皮针)、穴位埋线、耳穴压豆、梅花针、棍针、杵针、自血疗法、温通刮痧、铜砭刮痧、平衡火罐疗法、经络推拿、脐灸、葫芦灸、督灸等中医特色疗法。


三、业务范围:

专科主要运用中医传统特色疗法开展肥胖相关内分泌代谢性疾病防治、亚健康调理、面部皮肤抗衰等。

临床常见疾病:代谢综合征、肥胖症、脂肪肝、胰岛素抵抗、月经不调、多囊卵巢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慢性疲劳综合征、失眠、胃肠功能紊乱、面部抗衰等。


地址:深圳市罗湖区黄贝街道黄贝路2136号(距离怡景地铁C出口约800米,或公交碧波花园站)。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