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精神分裂症,千万别忽视了这一点

王桂芳医生 发布于2023-05-15 14:05 阅读量600

本文由王桂芳原创


研究表明:长期压抑哭泣本能的人,更容易患上焦虑症、忧郁症,也会危害生理健康,导致各类的身心疾病。

哭泣是一种健康宣泄情绪的方式,哭泣不仅能帮助我们进行内在的清理、还能排出身体和情绪的毒素。

用压抑来对抗情绪,是无效且有害健康的,了解哭泣的真正意义和作用,放下对哭泣的偏见,合理的释放,可以帮助我们更快转化情绪、获得身心健康。

让身体的情绪,随着眼泪一起解放,也许你可以发现内心深处真实的自我。

 01/

眼泪能排毒

儿茶酚胺是一种大脑在情绪压力下会释放出的化学物质,多时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甚至会导致心肌梗塞。

所以,“情绪眼泪”排除的是有可能致命的“毒”。

哭出来是疗愈,哭不出来就是压抑。当我们总处于压抑的时候,身体就会帮我们寻找出口,我们就开始生病了。

 02/

不要压抑情绪

哭泣能够提供一种释放能量、缓解心理紧张、解除情绪压力的发泄途径,有效地避免或减少了此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美国生物化学家费雷认为,人在悲伤时不哭有害健康,属于是慢性影响。他的调查发现,长期不哭的人,患病率比哭的人高一倍。

▌以下介绍两种方法:

● 美国著名心理学博士鲁思在《第二生》中的方法:

A. 寻找一个隐秘的空间,舒服地坐下,将手放在胸前锁骨的上方。

B. 呼吸只到手放的地方。

C. 急促地出声吸吐气,发出像婴儿的哭泣声,仔细倾听其中的哀伤。

D. 回想伤心往事,允许自己流露软弱。

E. 多次持续地练习,如太阳穴隐隐作痛,就是压力累积过多,需要进行哭泣的时候。

● 打破陈旧观念与束缚,从心里接受“自己是可以哭的”。

我们不用刻意逼自己哭泣,因为哭泣是心灵真正放松时的状态。

我们需要允许自己哭泣,真正的抛弃「哭泣是软弱的」陈腐观念,解开心灵的枷锁,我们就能放声痛哭一场!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