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常常将多汗症和腋臭混为一谈,觉得它们都是让人尴尬的身体小烦恼,没什么太大区别。但实际上,它们在发病机制、症状表现、治疗方法等方面有着诸多不同。准确辨别二者,才能更好地应对这两种困扰。
多汗症分为局部多汗和全身多汗。局部多汗常见于手掌、腋下、脚底这些部位。多汗症的成因较为复杂,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是一个重要原因。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时,会错误地向汗腺发出过多信号,导致出汗异常;一些疾病也会引发多汗症。像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身体代谢加快,产热增加,为了散热,就会大量出汗。还有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好,出现低血糖时,身体也会通过出汗来发出信号;另外,遗传因素在多汗症的发病中也占有一定比例。
腋臭的主要症状是腋下会散发出一种刺鼻的臭味。在夏天,或者剧烈运动、情绪紧张之后,出汗量增加,异味会变得更加浓烈。腋臭主要是因为腋窝部位的大汗腺分泌的汗液被细菌分解,产生了特殊的臭味。腋臭的产生与很多因素有关。遗传因素是一个重要原因;剧烈运动后,身体血液循环加快,大汗腺分泌也会增多,腋臭的味道就会更重;另外,激素水平的变化也会影响大汗腺的分泌。比如青春期时,体内激素水平升高,腋臭可能会加重;不良的卫生习惯也是导致腋臭的一个因素。如果不经常洗澡、不勤换洗衣物,腋窝处的细菌就会大量滋生,分解汗液产生的异味也就更严重。
一般来说,多汗症本身并不会直接导致腋臭。但多汗症患者如果不注意个人卫生,就可能会出现腋臭。比如腋下大量出汗后,没有及时洗澡、更换衣物,腋下就会形成适合细菌滋生的温床。细菌在分解汗液的过程中,会产生有气味的物质,从而导致腋臭的出现。所以,虽然多汗症和腋臭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但多汗症可能会为腋臭的产生创造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