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常情况下,汗腺分泌的汗液可以通过导管顺利排出到皮肤表面,在蒸发时带走身体的一部分热量,帮助调节体温,同时,汗液还能携带一些体内的代谢废物排出体外。当频繁使用止汗剂时,情况就发生了变化。
止汗剂中的铝盐等成分持续发挥作用,让汗腺导管开口被堵塞,汗液无法正常排出,只能在汗腺导管内积聚。这些积聚的汗液无法及时被蒸发,就为细菌的滋生繁殖提供了温床,它们在这种潮湿、富含营养物质的环境中迅速生长,在分解汗液中的有机物质时,会产生各种不饱和脂肪酸和氨等代谢产物,而这些产物正是腋臭的主要来源。频繁使用止汗剂导致汗液大量积聚,细菌大量繁殖,分解产生的异味物质增多,腋臭就会越来越重。
止汗剂中除了起主要止汗作用的铝盐等成分外,还含有香料、酒精等其他化学成分。当频繁使用止汗剂时,这些化学成分会不断地刺激皮肤。酒精会使皮肤表面的水分快速蒸发,导致皮肤干燥,皮肤的屏障功能逐渐减弱。
屏障受损后,皮肤的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受到外界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侵袭。受损的皮肤会处于一种炎症应激状态,这会影响皮肤的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皮肤表面的微生态环境被破坏,原本处于平衡状态的有益菌和有害菌的比例失调,有害菌大量滋生。这些有害菌分解皮肤表面的汗液、皮脂等物质时,会产生更多难闻的异味,进一步加剧了腋臭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