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恶性神经鞘瘤(Neurosarcoma)
恶性神经鞘瘤亦称恶性周围神经鞘瘤(malignant peripheral nerve sheath tumor, MPNST)、神经肉瘤、恶性雪旺细胞瘤。起源于周围神经雪旺细胞。多由神经纤维瘤或神经纤维瘤病恶变而来,神经鞘瘤恶变者罕见,占全部软组织肉瘤的6%。
一、 临床特点
1.年龄
17~70岁占80%,平均发病年龄42岁。
2.性别
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3.部位
MPNST好发于近侧肢体和躯干,常累及坐骨神经、臂丛和骶丛神经。个别发生于腹膜后、纵隔和内脏。
4.症状及体征
多数为无痛性迅速生长的肿块,肿块质地软硬不一,边界欠清。高度恶性者可有局部皮温升高、红肿、血管怒张。起源于大神经干者可引起感觉或运动功能异常。
二、影像学特点
1.X 线特点
恶性神经鞘瘤在未侵犯骨骼时无特征性X线表现。
2.MRI 特点
T1WI为等于或略高于肌肉信号,T2WI为不均匀高信号,增强后不均匀强化,中央可见坏死区。
三、病理改变
1.大体
肿瘤为分叶状或不规则状,来源于神经干者其长轴与神经干长轴一致,边界清楚,常有假包膜。切面暗红、灰白色鱼肉样或粘胶样。
2.镜下
形态单一的梭形细胞密集并排列成束状,胞核弯曲、深染并有中度多形性,可见坏死出血区域。
四、鉴别诊断
本病需依靠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与单相滑膜肉瘤、纤维肉瘤和平滑肌肉瘤等软组织肉瘤鉴别。
五、治疗及预后
低度恶性的表浅肿瘤行广泛切除术可达到治愈;高度恶性且累及神经干者需行包括神经干在内的广泛切除或截肢。本病对放疗不敏感,化疗疗效尚不肯定。合并神经纤维瘤病者较孤立型MPNST复发率高,五年生存率约30%。
六、典型病例
患者,男,45岁,右肩部恶性神经鞘瘤
MRI-T2WI
MRI增强后T1WI
组织学特点:瘤细胞呈梭形,疏密不均,瘤细胞异形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