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骨骨性纤维结构不良又称为骨化性纤维瘤(Ossifying fibroma),因为Kempson 与Campanacci最早报告本病,亦称为Kempson -Campanacci病变。本病少见,几乎全发生于儿童胫骨,是一种类似于纤维结构不良,但伴有明显成骨活性的良性病变,其病程是一错构瘤的病程,是与纤维结构不良不同的肿瘤。
一、临床特点
1.年龄
几乎都见于10岁以前,大多于5岁之内发病。
2.性别
本病好发于男性。
3.部位
几乎都典型地发生于胫骨,有时同侧腓骨可受累。双侧发病罕见。典型部位为长骨骨干,很少侵犯干骺端。在胫骨,病变最常见于胫骨的中1/3段,其次为胫骨的下1/3段和上1/3段。在腓骨,常累及下1/3段。
4.症状与体征
病程缓慢,无疼痛。常由于胫骨的肿大或弯曲而被发现。有时可发生病理性骨折,常为不完全骨折,可有疼痛及功能障碍。偶见病理性骨折不愈合而形成假关节。
二、影像学特点
1.X线特点:
一般表现为偏心性皮质骨内的溶骨性病变,呈圆形或卵圆形,病变区域早期表现为浑浊,后期则呈毛玻璃状或间有斑点状、棉絮状、网纹状致密影。皮质骨内和髓腔的溶骨性病变被一清晰的骨硬化缘包绕,与周围正常骨组织界限清楚,骨髓腔常变窄。病灶可为单发或多发,累及胫骨全周径的少见,但如病变在腓骨,则可累及其全周径。
2.MRI特点:
肿瘤边界清晰,T1及T2加权像上均呈低信号,但信号不均匀。
三、病理改变
1.大体
骨膜完好,其下的皮质骨非常薄,病变组织呈灰白色,致密,质韧,有砂砾感。
2.镜下
组织学特征与纤维结构不良相似,为骨小梁被纤维样组织包绕,但梭形细胞及骨小梁更趋成熟,周围有活跃的骨母细胞排列。
四、鉴别诊断
1.纤维结构不良
骨纤维结构不良多累及长骨干骺端或骨干,病变骨膨胀变粗,伴弯曲畸形。骨皮质变薄,髓腔扩大,呈磨砂玻璃样改变。组织学上骨小梁周围无骨母细胞排列。
2.非骨化性纤维瘤
好发于下肢长骨的干骺端,一般体积较小,呈椭圆形、偏心性,周围硬化带明显。组织学上富于纤维母细胞、多核巨细胞、泡沫细胞,一般无成骨。
五、治疗及预后
由于本病在5岁之前有自愈的可能,且手术后的复发率高,所以在5岁之前不宜行手术治疗;5~10岁之间,应视病情严重程度而定,手术应尽可能后延。大部分的病理性骨折不需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症:
1.病变范围过大和(或)骨的强度减弱,可行肿瘤刮除及植骨术;
2.病理性骨折导致假关节形成时,须在坚强内固定的同时植骨;
3.胫骨弯曲严重时,可于10~12岁后行截骨矫形手术治疗。
骨性纤维结构不良一般预后良好,病灶清除不彻底时亦可复发而需再次手术,术后预后良好。
六、典型病例
患者 女 5岁,右胫骨骨性纤维结构不良
图1 右胫腓骨X线片
a:正位
b:侧位
图44-2 组织学特点:新的骨小梁周围见有骨母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