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骨髓炎骨段吸收典型案例:胫骨大段缺如,腓骨C型畸形,足踝复合畸形,下肢短缩畸形

陈建文医生 发布于2025-07-14 10:00 阅读量7

本文由陈建文原创

男性患者,20岁。1岁时因左侧胫骨骨髓炎骨段吸收,致严重畸形。

QQ截图20190710144517.png

在医疗条件欠发达的中国西北地区,这样病史的患者并不少见。年幼时的疾病却产生了一生的痛苦。在人群中,他们往往被人看做怪胎,他们的腿往往比他们的脸更容易被人记住,被人关注。作为一个正值20岁大好年华的帅气青年,他却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向别人解释自己的病情。当时尚不记事的他,却在之后20年的人生中反反复复不断的被提醒。无论是肉体上的痛苦,还是精神上的折磨,都常常让他夜不能眠。

他心中时常在想一个问题:“我还能站起来吗?

患者于2013年找到了我,经过详细的查体和影像学检查,他的疾病最终被我们团队定义为:胫骨大段缺如,腓骨C型畸形,足踝复合畸形,下肢短缩畸形,这样的严重复杂肢体畸形对于国内外任何一个成熟矫形治疗团队,都意味着巨大的挑战。因为患者病史很长,错误的步态也影响了另一侧肢体的功能,陈建文教授首先对患者进行了初步的康复练习,通过停止错误步态,辅以助行器进行健侧肢体复健,观察健侧肢体功能。确定健侧肢体基本可以满足日常生活动作要求,于此同时积极进行患侧肢体的术前准备。最终初步确定了三步走的治疗计划。

第一步,腓骨截骨、矫正形态,以争取改善肢体外观;

第二步,牵伸延长患肢,恢复双侧下肢等长,调整步态,使患肢获得部分功能,无需再屈膝行走,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第三步,通过骨重建与生物工程设计,力争使患肢的外观、长度、功能基本达到正常,通过复健和训练,使患者可以在无辅助或极少辅助下完成站、坐、行、卧等日常生活动作,恢复并融入正常社会生活中。

QQ截图20190710144611.png

因为患者肢体明显短缩,同时皮肤和软组织已产生挛缩,张力很高,因此手术主要以截骨并缓慢牵拉以减少组织张力,降低重要组织损伤风险。在CORAs原理和张力-应力法则的指引下,手术方案选定精确定位胫腓骨截骨、外固定器牵伸固定,缓慢牵拉,逐步矫正畸形。六自由度空间外固定器因为具有虚拟铰链功能,能够使医生获得在不同时间点进行针对不同旋转中心的畸形调整,因而获选应用于本例手术。术后通过对不同截骨位置进行调节,同步牵拉骨骼、软组织和皮肤,使复杂的畸形得以矫正。

1562742324651204.png2.png3.png4.png

最终,这一例患者经过数字化矫形技术的全面应用,获得了满意疗效,肢体外形恢复良好,腓骨形态明显改善,肢体延长满意,患者可在保护性外固定下双足负重站立。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