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肿痒痛水泡脓,夏天高发的皮肤病,如果经常出这种汗就要重视起来!

苏立斌医生 发布于2025-02-13 18:22 阅读量96

本文由苏立斌原创

夏天是手疱疹的高发季,“手上的泡又长出来了,每年都长,真不知道怎么办,手都不好意思拿出来!”中医专家苏立斌医师指出,手疱疹多由湿热导致,天气潮湿闷热,容易诱发体内的湿热,加上皮肤排汗排毒不畅,脾主四肢,在手上就常表现为手疱疹。

因缺乏对疾病的基本认知,有的患者想着手疱疹不过是小毛病,忍忍算了,因此经常耽误治疗时机。

苏立斌医师指出,在人为不干预的情况下,一般手疱疹会持续一整个夏天,等到秋天天冷下来后才会慢慢好起来,明年夏天又会卷土重来。

1、红肿痒痛水泡脓不同表现程度不同

“在中医看来,但凡身体上出现了水多的表现,就简单、直观的说明了这个位置有湿气,手疱疹就是比较典型的一个湿重表现。”苏立斌医师介绍,患有手疱疹的人通常会感到痒、痛,部分人会出现发红、有小水泡甚至是脱皮的表现。

在苏立斌医师看来,痒、痛、脱皮代表病情的进展程度。

比如,新发的手疱疹经常会发痒发红,苏立斌医师认为这是很直观的有热的表现,之所以会痒,是因为该处水分出来后产生了压力。等到出现了痛的时候,就代表压力比痒的时候要更大点。

如果手上的水泡消失后开始蜕皮,就说明已经发展到了相对严重的程度,此时患者手皮斑驳脱落,有的地方会露出层嫩红的皮肤,稍微活动下,皮肤就容易开裂,更不用说洗衣服、洗碗这种接触化学剂的活动了。

除了影响生理功能,手疱疹也非常影响美观度,不少患者自称一长水泡、一脱皮,就感觉自己“拿不出手”,不好意思让别人看到自己的手,会被认为是不是自己不爱干净,会被认为有传染性。

2、手疱疹多是毛孔开合有问题

苏立斌医师认为,手疱疹跟湿热很有关系,脾胃有湿热难以排出,脾主四肢,就容易将之传导到皮肤上,苏医师临床观察发现,湿气重的人,毛孔开合功能也常有问题。毛孔开合不畅就容易导致很多疾病,比如外感风邪、寒邪,湿气内蕴难以排出等,出现感冒、流涕、湿疹、皮炎等问题。

当湿性被传导到皮肤,毛孔开合又有问题时,湿就容易闭在里面,“里面的水想出来却出不来,就长了个小水泡出来。”就像是水想通过门出去,但门却一直关着,只能想尽办法破墙而出,即便是墙破了,门也始终关着。因此,苏立斌医师就特别注重把门打开,让门拥有开关自由,恢复毛孔的开合功能,打通人体内部和外界的交通要道。

苏立斌医师特别提醒,发生手疱疹后,一般都不要用激素压,容易导致毛孔闭合更严,甚至丧失功能。看上去当下是平平的,潜伏在体内的湿毒会积蓄力量,等待下次、下下次的破墙而出,就像是治洪水,堵不如疏。

整体来说,苏立斌医师认为手疱疹跟湿热有关,喜好喝酒吃夜宵的人容易患上,有些十几岁的孩子也容易发生,主要是因为青少年在生长过程里,各脏腑发育不够完善,没办法很好调理湿热,等到他们生长到一定阶段,可能就可以自行恢复。

3、出汗可以判断毛孔功能

出汗通不通畅、是不是局部出汗,这是苏立斌医师经常问患者的话,苏医师说,这是一个简单判断毛孔功能的办法,比如有的人是头部出汗,有的人是脖子出汗,有的人是胸口出汗,但凡是局部出汗,大概率毛孔开合是有问题的。

比如经常头部出汗的人,多是湿热堵住了皮肤,热只能向上走,当热量积聚到一定程度,冲破皮肤毛孔就容易出汗,而其他地方出不来,这类人容易脾气暴躁。眼下正是盛夏,人体毛孔方便打开,此时借助些药力推一下,排湿清热,通畅皮肤毛孔,可以算得上是天时人和。

苏立斌医师特别强调,出汗是一个很好的排湿方法,尤其借助夏季这个炎热的季节,可以借势将体内多余的水湿毒素排出体外。但出汗也是讲究方式方法的,如果过度出汗,不但排不了湿,反而会伤身,甚至导致心血管疾病。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