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症状≠无风险!40岁后,肠镜检查为何是‘健康守护者’?”

杨晓东医生 发布于2025-04-11 15:53 阅读量196

本文由杨晓东原创

肠道健康是人体健康的重要基石。肠道不仅是最大的营养吸收器官,还通过“脑-肠轴”与情绪调节密切相关,同时承担着免疫防御的功能。肠道黏膜上的淋巴组织如同“哨兵”,时刻抵御外敌入侵。因此,保护肠道健康至关重要,就像爱护眼睛一样。

40岁以上人群定期做肠镜,相当于为肠道健康“定期巡逻”,及时发现并消灭潜在问题。以下是定期肠镜检查的五大关键原因:
一、结直肠癌风险增加
随着年龄增长,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显著上升。40岁后,肠道黏膜细胞在饮食、环境、情绪等长期刺激下,更容易发生基因突变,导致癌变。定期肠镜检查能早期发现癌前病变或早期癌症,显著提高治愈率。
二、肠道疾病检出率高
40岁以上人群的肠道疾病(如息肉、炎症性肠病等)发生率较高。这些疾病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发展为结直肠癌。肠镜能直接观察肠道内部情况,准确发现病变,便于早期干预。
三、无症状性病变普遍存在
许多肠道疾病(如早期结直肠癌、肠道息肉等)在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等到出现便血、腹痛、便秘或腹泻时,病变往往已进入较严重阶段。定期肠镜检查可在无症状阶段发现问题,为治疗争取宝贵时间。
四、获益时间较长
40岁以上人群预期寿命较长,通过肠镜检查早期发现并治疗肠道疾病,可显著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使检查的获益最大化。
五、高危人群需重点关注
对于有结直肠癌家族史、肠道息肉病史、慢性肠道炎症或不良饮食习惯(如长期高脂高蛋白饮食、缺乏膳食纤维)的人群,建议提前开始定期肠镜检查,并适当增加检查频率。
守护肠道健康,从定期肠镜检查开始。让我们共同发起肠道健康保卫战,为长寿打下坚实基础!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