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小关节错位

李健豪医生 发布于2025-03-04 16:13 阅读量311

本文由李健豪原创

颈椎小关节错位

【概述】颈椎能做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及旋转等活动,因其活动范围较大,易受到损伤,引起颈椎间小关节错位。

【病因病理】当头颈部突然改变姿势引起运动不协调,以及在外力扭转作用下,颈部肌肉不能抵抗外力,而失去保护作用时,可造成颈椎小关节错位。颈部各种损伤,可刺激感觉神经末梢引起疼痛,并反射性地引起肌肉痉挛,痉挛的肌肉进而又引起解剖位置的改变,出现疼痛。

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于“骨错缝”范畴,由于外力撞击,或长期慢性损伤,引起筋肉迟缓,失其功用,而出现筋长骨错。

【临床症状】有外伤史,或颈部过度活动史,颈部活动受限,疼痛有时向上肢放射。

【体征及检查】

1.头颈部姿势呈偏歪状,局部肌肉紧张,压痛明显。

2.错缝颈椎棘突有偏歪,局部压痛明显。

3.颈部有不同程度的活动障碍,尤其向患侧旋转。

4.X线显示颈椎可能有生理曲度的改变。    

【鉴别诊断】

1.落枕:无明显外伤史,晨起后颈部感到疼痛,活动受限,X线显示无异常。

2.颈椎病:有长期低头史,X线示颈椎骨质增生,椎间孔及椎间隙变窄。

3.寰枢关节半脱位:有寰枢关节周围局部感染,或外伤暴力损伤史,X线示寰枢正中关节的前关节间隙增宽,寰椎倾向前下方。

【推拿治疗】

治则:通络止痛、理筋整复。

手法:四指推法、颈椎扳法、按揉法。

取穴:风池、颈夹脊、肩井等。

【辅助治疗】    

1.颈椎牵引

2.针灸:取风池、肩井、颈夹脊、合谷等穴,毫针平补平泻,留针30min,每日一次,7次1疗程。

    【注意事项】复位后尽量减少颈部活动,避受风寒。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