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膝手术:守护膝关节的“修复术

成世高医生 发布于2025-03-15 22:28 阅读量195

本文由成世高原创

# 保膝手术:守护膝关节的“修复术”

保膝手术是针对膝关节疾病的一种治疗策略,旨在通过最小化创伤、保留患者自身关节结构的方式,缓解疼痛、恢复功能,并尽可能延缓或避免全膝关节置换手术。以下从保膝手术的常见类型、适应症、优势及术后管理等方面进行科普解读。

## 一、保膝手术的常见类型

保膝手术根据膝关节病变的位置和程度,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 1. **关节镜微创手术**  

通过关节镜设备,医生可在微创条件下修复膝关节内部损伤。常见应用包括:  

- **清理游离体**:切除关节内脱落的软骨碎片或增生的滑膜组织,解除关节卡顿(如膝关节交锁征)。  

- **修复半月板损伤**:缝合或修整撕裂的半月板,恢复其缓冲功能。  

- **处理软骨损伤**:对局部软骨缺损进行微骨折术或软骨移植。  

**适用情况**:早期关节炎、半月板撕裂、游离体卡压等。

### 2. **截骨矫形术**  

通过调整下肢力线,将膝关节的负重区域从病变部位转移至健康区域,包括:  

- **胫骨高位截骨术(HTO)**:矫正胫骨内翻畸形,适用于内侧间室磨损的骨关节炎患者。  

- **腓骨截骨术**:通过缩短腓骨长度,平衡膝关节内外侧压力。  

**适用情况**:下肢力线异常(如“O型腿”)、局部软骨磨损但关节面相对完整的年轻患者(通常年龄<65岁)。

### 3. **单髁置换术**  

仅置换膝关节中严重磨损的局部区域(如内侧或外侧髁),保留健康软骨和韧带结构。相较于全膝置换,其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且保留更多本体感觉功能。  

**适用情况**:前内侧骨关节炎、软骨磨损局限于单一间室的患者。

## 二、保膝手术的适应症  

保膝手术并非适用于所有膝关节疾病患者,其核心目标是**延缓或替代全膝关节置换**,主要适合以下人群:  

1. **年龄较轻且活动需求高**:如65岁以下、从事体力劳动或运动活跃者。  

2. **病变局限**:疼痛或磨损集中于膝关节某一区域(如前内侧),而非全关节广泛退变。  

3. **下肢力线异常**:如胫骨内翻角异常导致关节受力不均。  

4. **保守治疗无效**:药物、理疗等非手术治疗无法缓解症状。

## 三、保膝手术的优势  

1. **微创性**:关节镜手术仅需数毫米切口,截骨术和单髁置换的创伤也远小于全膝置换。  

2. **保留关节功能**:最大限度维持膝关节原有结构,减少术后关节僵硬和活动限制。  

3. **延缓全膝置换**:为年轻患者争取时间,待年龄增长或病情加重后再考虑终极手术。  

4. **恢复迅速**:多数患者术后1-2周可恢复基本活动,结合中西医康复手段(如针灸、推拿)可加速功能重建。

## 四、术后管理与支持  

1. **康复训练**:早期进行肌力训练(如股四头肌强化)和关节活动度练习,防止肌肉萎缩。  

2. **社会支持**:部分医院联合慈善机构提供医疗费用援助和护具共享服务,如武汉市第四医院的“爱传递”项目,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3. **长期随访**:定期复查评估关节状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五、总结  

保膝手术通过精准干预,为膝关节疾病患者提供了“量体裁衣”的治疗选择。其核心理念是在保留自身关节的基础上,修复损伤、纠正力线,从而改善生活质量。患者需结合自身病情、年龄及医生建议,选择最适合的术式。未来,随着医学技术进步和公益支持体系的完善,保膝手术将惠及更多人群。

**参考资料**:深圳市中医院骨伤科案例、骨科专家视频讲解及临床治疗实例。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