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全国多地进入雨季,且多地频繁发布暴雨预警,局部地区累计降雨量超100毫米,城市内涝、山体滑坡风险显著增加。潮湿闷热的环境为细菌、病毒和真菌提供了温床,叠加气压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易诱发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及心脑血管疾病。小编结合最新气象数据与医学建议,整理了阴雨天高发疾病的预防与应对策略。

一、呼吸道疾病:湿度与温差双重挑战
阴雨天空气湿度达80%以上,门窗紧闭导致室内通风不良,流感病毒、霉菌孢子浓度升高,易引发感冒、支气管炎甚至哮喘急性发作。
1、定时通风:
每日至少开窗2次,每次15—30分钟,使用除湿机将室内湿度控制在40%—60%。
2、佩戴口罩:
前往商场、地铁等密闭场所时佩戴N95口罩,减少病原体吸入。
3、鼻腔护理:
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清除黏附的过敏原和病毒。
4、简易治疗:
①风寒感冒:生姜5片、葱白3段煮水,加红糖温服,驱寒发汗。
②哮喘急性发作:立即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同时坐直身体保持呼吸顺畅,若10分钟内未缓解需就医。

二、消化道疾病:警惕“病从口入”
雨季食物易受潮霉变,冰箱内生熟混放导致交叉污染,细菌性痢疾、感染性腹泻发病率上升。
1、饮食卫生:
不吃隔夜菜,冰箱取出食物需彻底加热;瓜果用流动水冲洗后削皮食用。
2、水源安全:
饮用煮沸后的水,避免用雨水清洗餐具或接触口腔。
3、肠道益生菌:
每日补充含双歧杆菌的酸奶,调节肠道菌群平衡。
4、简易治疗:
①轻度腹泻:口服补液盐(ORS)预防脱水,搭配蒙脱石散吸附肠道毒素。
②细菌性痢疾:若出现高热、脓血便,需立即就医并使用抗生素(如诺氟沙星)。

三、皮肤病:真菌与湿疹的“狂欢”
连续降雨导致足部长时间浸泡雨水,易引发浸渍性皮炎、足癣;潮湿环境加剧湿疹、银屑病症状。
1、蹚水后处理:
用清水冲洗双脚并擦干,尤其注意脚趾缝,破损处用碘伏消毒。
2、鞋袜选择:
穿防水鞋套或透气雨靴,避免穿胶鞋;袜子选纯棉材质,每日更换。
3、皮肤保湿:
湿疹患者使用无香精的保湿霜(如凡士林),每日涂抹2—3次。
4、简易治疗:
①足癣:外用特比萘芬乳膏,连续使用2—4周;避免用手抓挠,防止继发感染。
②湿疹急性发作:用冷毛巾湿敷患处10分钟,缓解瘙痒,后涂抹弱效激素药膏(如氢化可的松)。

四、心脑血管疾病:气压波动的“隐形杀手”
阴雨天气压降低,心脏负荷增加,高血压患者易出现血压波动,诱发心绞痛或脑卒中。
1、监测血压:
每日早晚各测一次血压,记录数据供医生调整用药。
2、避免劳累:
减少户外活动,避免搬运重物或情绪激动。
3、适量补水:
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分多次小口饮用,避免血液黏稠。
4、简易治疗:
①高血压急症:若血压突升至180/120mmHg以上,伴头痛、呕吐,立即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片并就医。
②心绞痛发作:立即停止活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若5分钟未缓解需拨打急救电话。

五、骨关节疾病:湿冷环境的“疼痛预警”
湿度每升高10%,关节炎患者疼痛指数增加20%,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易出现关节肿胀。
1、保暖措施:
佩戴护膝、护腕,使用热水袋或暖宝宝热敷疼痛部位(温度≤50℃)。
2、适度运动:
选择室内游泳、瑜伽等低强度运动,避免爬山或长时间站立。
3、饮食调理:
增加富含Omega-3的食物(如三文鱼、核桃),减少高嘌呤饮食(如动物内脏)。
4、简易治疗:
①关节疼痛:外用双氯芬酸钠凝胶,配合热敷15分钟;若疼痛持续3天以上需就医。
②痛风急性发作:冰敷患处减少肿胀,口服秋水仙碱片(按说明书剂量)。

六、心理疾病:阴雨天的“情绪低谷”
连续阴雨导致光照不足,血清素分泌减少,易引发抑郁、焦虑情绪。
1、光照疗法:
使用全光谱灯(10000勒克斯)照射30分钟/日,模拟自然光。
2、社交互动:
通过视频通话与亲友交流,参与线上兴趣小组缓解孤独感。
3、芳香疗法:
在卧室使用薰衣草精油香薰,帮助放松身心。
4、简易治疗:
①轻度焦虑:进行4—7—8呼吸法(吸气4秒→屏息7秒→呼气8秒),重复5次。
②抑郁情绪:记录每日3件感恩小事(如“今天喝到一杯热茶”),提升积极情绪。

特别提醒:雨季出行安全
1、避开危险区域:远离河道、低洼地带、广告牌和高压线,防止触电或溺水。
2、涉水防护:水深超过20厘米时勿强行通过,避免被冲倒或划伤。
3、紧急联络:保存社区、医院和急救电话,遇险时优先拨打119或120。
4、雨季虽带来不便,但通过科学预防和及时应对,可有效降低疾病风险。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高热、呼吸困难等危急情况,请立即就医。
薄氏腹针·2023
“腹针疗法”又称:“薄氏腹针”是由薄智云教授在发现先天经络的基础上,发明创立的具有完整理论体系和标准化、规范化的临床治疗方法。“腹针疗法”以传统的中医理论为基础,根据中医的原则,从“理、法、方、穴”及操作技术等针灸相关的知识体系研究,通过长期大量的临床经验总结,找到了针灸处方的规律。完成了“处方标准化、操作规范化、辩证条理化”的研究。使针刺腹部穴位,便能激发神阙调控系统,达到调节脏腑、经络以治疗全身慢性病、疑难病为主的一种新型无痛快速针灸方法。
从1972年开始,经过薄智云教授20年潜心研究,发现“腹壁浅层有一个影响全身的系统,全身部位均可找到应答关系的穴位,我们只需要按照要求,于腹壁的浅层刺激相关穴位,就可以迅速产生疗效”。无痛、高效是腹针疗法对慢性病、老年病和疑难病治疗上的特点,经30年的推广证明:在许多疾病的临床报道中有效率都在90%以上,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目前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医疗和康复医学、减肥、美容、健康保健之中。治疗范围涉及骨科、妇科、内科、脑神经科、康复科、肿瘤科、精神科等多学科病症,发表论文3000多篇,在国际医学界已被广泛的传播。

腹针疗法定义:
腹针疗法是以神阙调控系统和脏腑经络理论为指导,通过针刺腹部穴位治疗全身疾病的疗法。腹针疗法被广泛地应用于:养生、保健、治未病、临床医学、康复医学等领域。
先天经络介绍:
先天经络系统是发源于胚胎期的气血输布与调控系统,从母体汲取营养而逐渐形成人形的初始态。当发育到成熟阶段后,与母体分离,进入新生儿阶段。成为一个世界上鲜活的生命体,开始独立的自然人的旅程。
先天经络由两部分组成:调节全身的系统和调节脏腑的系统。她们都位于腹部的不同深度的腹壁中,可以通过针刺不同的深度,进行全身或脏腑的调节。
先天经络的功能:
先天经络系统可以作为独立的系统,在中医传统理论指导下进行使用。也可以配合传统针灸使用,为临床疗效的提高进行优势互补。
图文部分来自网络资料,非原创,未详说明,表示歉意。如涉及侵权行为,请告知马上删除,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