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盆腔炎解析

薄智云医生 发布于2025-08-09 15:04 阅读量114

本文转载自https://mp.weixin.qq.com/s/f0DgF93mC-eEmRh-_sRtvA

盆腔炎解析

盆腔炎,也被称为盆腔炎性疾病(PID),是指生殖系统中女性上生殖道器官及其周围组织(子宫、输卵管、卵巢宫旁组织及盆腔腹膜)发生的炎症。盆腔炎的发病原因主要由于体内自然防御功能受损或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导致体内存在的某些病菌引发炎症。

常见类型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等。炎症可在一个部位局限,也可以同时累及几个部位。盆腔炎的高发人群主要集中在性活跃的生育期妇女,尤其是初次性交年龄小、有多个性伴侣、性交过频等人群。患者若长期未得到及时彻底的治疗,可能导致不孕、输卵管妊娠、慢性盆腔痛、炎症反复发作等后果,严重威胁女性的生殖健康。


(痛经图片来自百度文库)



病因

女性生殖道有着比较完善的自然防御功能,可增强对感染的防御能力,在健康女性阴道内虽有某些病原体存在,但并不引起炎症。当自然防御功能遭到破坏,或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内分泌发生变化或外源性致病菌侵入,均可导致炎症发生。

病原体分为外源性及内源性,两种病原体可单独存在,但通常为混合感染。


感染途径

1  沿生殖道黏膜上行蔓延

2  经淋巴系统蔓延

3  经血液循环传播

4  直接蔓延


诱发因素

以下因素是盆腔炎的高危因素。

1  年龄

据美国资料,盆腔炎的高发年龄为15~25岁。

2  性活动

3  下生殖道感染

4  子宫腔内操作后感染

此外,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几乎不增加盆腔炎风险,如果出现盆腔炎,一般在放置后最初3周内。

5  卫生不良

经期性交、使用不洁月经垫等,均可使病原体侵入而引起炎症。此外,不注意性卫生保健,不正确不规范的阴道冲洗者盆腔炎的发生率高。

6  邻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

如阑尾炎、腹膜炎等可蔓延至盆腔。

7  盆腔炎病史


诊断标准

由于盆腔炎的的临床表现差异较大,临床诊断准确性不高,目前没有单一的病史、体征或检查能够诊断明确。


最低标准

◆ 宫颈举痛或子宫压痛或附件压痛。

◆ 性活跃的生育期女性或者具有性传播疾病的高危人群,如果出现下腹痛,妇科检查符合最低诊断标准,排除其他原因,即可经验性治疗。


附加标准

◆ 口腔温度超过38.3℃;

◆ 宫颈或阴道异常黏液脓性分泌物;

◆ 阴道分泌物显微镜检见到大量白细胞;

◆ 血沉升高;

◆ C反应蛋白升高;

◆ 实验室证实的宫颈淋病奈瑟菌或沙眼衣原体阳性。

以上检查可以增加诊断的特异性。


总之,当出现下腹痛、发热、异常阴道分泌物或异常阴道出血,需及时到妇科就诊。


临床表现

因感染的病原体、炎症轻重及范围大小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刚开始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或临床症状比较轻微,随着病情的发展,症状逐渐加重,常见症状为下腹痛、发热、异常阴道分泌物或异常阴道流血。

典型症状

◆ 下腹部疼痛是主要的症状,通常为持续性疼痛,常在性交、活动后加重;

◆ 阴道分泌物增多,并可能散发难闻的气味;

◆ 发热;

◆ 异常阴道出血,包括性交期间、性交后或月经周期之间的出血;

◆ 病情严重时可有寒战、高烧、头痛、食欲下降等全身症状。


伴随症状

◆ 月经期发病可出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

◆ 若伴有泌尿系统感染,可有排尿困难、排尿频繁、尿痛等症状。

◆ 若伴有腹膜炎或盆腔脓肿形成,可有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大便急迫但不能解净等消化系统症状。


相关检查

1  妇科检查


2  血液检查

包括血常规、血沉及C反应蛋白检测。


3  尿液检查

该检查可帮助判断是否有泌尿系感染。


4  超声检查

可协助医生观察生殖器官情况。但如果超声无异常发现,并不能因此就排除盆腔炎的诊断。

4.1  子宫内膜活检

4.2  腹腔镜检查

腹腔镜诊断输卵管炎准确率高,并能直接采取感染部位的分泌物做细菌培养,但临床应用有一定局限性。

该检查对轻度输卵管炎的诊断准确性降低;此外,对单独存在的子宫内膜炎无诊断价值。


鉴别诊断

急性盆腔炎应与异位妊娠、急性阑尾炎、卵巢囊肿蒂扭转或破裂等急症鉴别。慢性盆腔炎应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肿瘤等鉴别。


治疗

主要为抗生素药物治疗。抗生素可清除病原体,改善症状及体征,减少后遗症。

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中药治疗,可能会减少慢性盆腔痛后遗症的发生。主要应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药物。

有手术指征的患者会根据病变范围、患者年龄、一般状态等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案。手术方式主要是腹腔镜手术或经腹手术。原则以切除病灶为主。


预后

经恰当的抗生素积极治疗,绝大多数盆腔炎能彻底治愈。若盆腔炎未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断或治疗,可能会发展为慢性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肿块等后遗症。

盆腔炎可造成输卵管组织结构的破坏,局部防御功能减退,如果患者有同样的高危因素,可造成盆腔炎的再次感染导致反复发作;有盆腔炎病史者,约25%将再次发作。


并发症

1  异位妊娠

2  不孕

3  慢性盆腔痛

文章内容仅供科普,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相关阅读:

1、健康|痛经解析

2、健康|智云堂冬病调治(妇科病篇)

3、健康|智云堂冬病调治(风湿性疾病篇)

4、健康|智云堂冬病调治(呼吸篇)




薄氏腹针·2023


“腹针疗法”又称:“薄氏腹针”是由薄智云教授在发现先天经络的基础上,发明创立的具有完整理论体系和标准化、规范化的临床治疗方法。“腹针疗法”以传统的中医理论为基础,根据中医的原则,从“理、法、方、穴”及操作技术等针灸相关的知识体系研究,通过长期大量的临床经验总结,找到了针灸处方的规律。完成了“处方标准化、操作规范化、辩证条理化”的研究。使针刺腹部穴位,便能激发神阙调控系统,达到调节脏腑、经络以治疗全身慢性病、疑难病为主的一种新型无痛快速针灸方法。


从1972年开始,经过薄智云教授20年潜心研究,发现“腹壁浅层有一个影响全身的系统,全身部位均可找到应答关系的穴位,我们只需要按照要求,于腹壁的浅层刺激相关穴位,就可以迅速产生疗效”。无痛、高效是腹针疗法对慢性病、老年病和疑难病治疗上的特点,经30年的推广证明:在许多疾病的临床报道中有效率都在90%以上,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目前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医疗和康复医学、减肥、美容、健康保健之中。治疗范围涉及骨科、妇科、内科、脑神经科、康复科、肿瘤科、精神科等多学科病症,发表论文3000多篇,在国际医学界已被广泛的传播。


腹针疗法定义:

腹针疗法是以神阙调控系统和脏腑经络理论为指导,通过针刺腹部穴位治疗全身疾病的疗法。腹针疗法被广泛地应用于:养生、保健、治未病、临床医学、康复医学等领域。



先天经络介绍:

先天经络系统是发源于胚胎期的气血输布与调控系统,从母体汲取营养而逐渐形成人形的初始态。当发育到成熟阶段后,与母体分离,进入新生儿阶段。成为一个世界上鲜活的生命体,开始独立的自然人的旅程。


先天经络由两部分组成:调节全身的系统和调节脏腑的系统。她们都位于腹部的不同深度的腹壁中,可以通过针刺不同的深度,进行全身或脏腑的调节。


先天经络的功能:

先天经络系统可以作为独立的系统,在中医传统理论指导下进行使用。也可以配合传统针灸使用,为临床疗效的提高进行优势互补。




智雲堂

北京市朝阳区松榆南路38号院

1号楼B座底商107

(汇文中学垂杨柳分校对面)


图文部分来自网络资料,非原创,未详说明,表示歉意。如涉及侵权行为,请告知马上删除,特此说明。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