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流,作为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近期高发,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当甲流来袭时,中医凭借其独特的理论和方法,为应对甲流提供了有效的策略。
病例导入
近期张医生接诊了多例流感病毒感染患者,现简介2例,诊治过程如下:
例1:李某某,女,47岁。2024.12.27初诊。主诉:鼻塞、咳嗽一周。现病史:患者自诉1周前受寒,现在鼻塞、鼻干、鼻中有烘热感,少许黄白涕,白天咳嗽,黄痰,质粘,可咳出,无咽痛,口干咽干口苦,咽痒恶寒轻,无发热,无疼痛。睡眠可。纳可。大便调,小便黄。舌脉:舌红苔薄白,舌下络脉稍青紫。脉浮细数。
辨病:咳嗽病
辨证:风热犯肺
方药:桑菊饮加减
桑叶10g、菊花10g、炒杏仁6g、连翘6g、薄荷3g、桔梗6g、甘草6g、芦根10g、炒苍耳子6g、白芷10g、辛夷10g(包煎)、黄芪10g、天花粉10g。3剂,煎服,1日1剂,1日2次,每次200ml,饭后半小时服用。
例2:吴某某,女,8岁。2024.12.28初诊。主诉:咳嗽、流黄涕2日余。现病史:患儿母亲代诉,上次感冒服药后已愈,昨天吃炸鸡开始流黄鼻涕,咳嗽,怕冷,无出汗,手足冰凉,纳一般,无胃部不适。无口干、口苦,睡眠一般,情绪尚可,大便成形,2日1次,小便调。舌脉:舌红苔薄白腻,脉浮稍数。
辨病:咳嗽病
辨证:风热犯肺
方药:桑菊饮加减
桑叶10g、菊花6g、炒杏仁10g、连翘6g、薄荷6g、桔梗6g、甘草3g、芦根10g、白前10g、蜜紫菀10g、百部10g、桑白皮10g、苏叶10g、荆芥穗10g、防风10g、黄芩5g。3剂,煎服,1日1剂,1日2次,每次80ml,饭后半小时服用。
随访:2024.12.30随访,母女服药后均已明显改善。
什么是甲流?
甲流是一种病毒性感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传播速度。其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头痛、肌肉酸痛、乏力等。甲流的病症特点如下:
发热:体温可高达38℃以上,甚至持续高烧。
咳嗽:多为干咳,或伴有少量痰液。
咽痛:喉咙疼痛明显,吞咽时疼痛加剧。
头痛:头部疼痛,伴有头晕、乏力等症状。
肌肉酸痛:全身肌肉酸痛,尤其是四肢肌肉。
乏力:身体疲惫,精神状态不佳。
中医对甲流的认识
中医认为甲流属于“时行感冒”范畴,其发生与正气不足、外感邪毒密切相关。在中医看来,人体的正气是抵御甲流的关键因素。当人体正气不足时,容易受到外界病毒的侵袭,从而引发甲流。此外,中医还强调个人的生活习惯和饮食调理对预防甲流的重要性。
推荐备用中成药
小青龙颗粒:咳喘、痰稀为主
《伤寒论》小青龙汤的成药制剂
功效: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适应症:适用于平素寒饮较重的甲流感染患者,主要症状为无汗咳喘,恶寒发热,痰多而稀,苔白。
九味羌活颗粒:浑身疼痛为主
《此事难知》九味羌活汤的成药制剂,血糖高的患者选择无蔗糖制剂。
功效: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适应症:适用于内热人群感染甲流,主要症状为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颈肩僵硬,肢体酸痛,口苦微渴,舌苔白或微黄。
桑菊感冒颗粒:咳嗽、口微渴为主
《温病条辨》桑菊饮的成药制剂。
功效: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适应症:适用于甲流感染初期,主要症状为咳嗽,发热不甚,口微渴,苔薄白。
银翘解毒片:咽痛为主
《温病条辨》银翘散的成药制剂。
功效: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适应症:适用于甲流感染后,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口渴、咽痛、咳嗽,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风寒,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
麻杏甘石合剂:发热、咳甚、口渴为主
《伤寒论》麻杏石甘汤的成药制剂。
功效:辛凉宣泄,清肺平喘
适应症:适用于甲流感染后,主要症状为身热不解,咳逆气急,鼻煽,口渴,有汗或无汗,舌苔薄白或黄。
小柴胡颗粒:寒热往来、消化道不适为主
《伤寒论》小柴胡汤的成药制剂。
功效:和解少阳,兼和胃降逆
适应症:适用于甲流感染后,主要症状为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
中医治疗甲流的外治疗法
除了内服药外,中医还可以采用外治疗法。外治疗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针刺穴位:通过针刺穴位,调节人体的气血经络,增强免疫力,缓解症状。常用穴位包括大椎、曲池、合谷等。
艾灸:通过艾灸穴位,温通经络,散寒除湿,增强免疫力。常用穴位包括足三里、关元、气海等。
推拿:通过推拿手法,按摩人体的经络穴位,促进气血流通,缓解症状。常用穴位包括肺俞、心俞、肝俞等。
预防甲流的措施
中医认为预防甲流的关键在于增强人体的正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预防甲流:
饮食调理:适当吃一些具有润肺功效的食物,如梨、百合、银耳等。同时,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适度运动:适当进行一些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戒烟限酒。同时,要佩戴口罩,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
总之,中医在应对甲流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甲流轻症一般选择正确的中成药就可以有效地缓解症状,如果自行服用3天药物治疗后仍未缓解,则需及时就医。专业医生通过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证处方,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可提升治疗效果。同时,中医还可以通过外治疗法和预防措施,帮助人们预防甲流的发生。在甲流来袭时,我们可以充分发挥中医的优势,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源于作者真实病案,图片源于pixabay等,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