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方子能让鼻炎断根,但坚持“温通法”,孩子阳气足,经络通,鼻塞也好了!

付孝伟医生 发布于2025-08-05 22:42 阅读量20

本文由付孝伟原创

第1点全身经络通了,鼻子就通了


图片发自160App
鼻与脏腑相连,经络是气血通道。中医认为“肺开窍于鼻”,鼻炎,其实就是身体的经络堵了。‍肺经:主导呼吸,肺气虚则卫外不固,风寒易袭鼻窍;

脾经:脾虚生湿,湿浊阻塞鼻道,引发鼻窦炎黏涕;

肾经:肾阳亏虚则鼻失温养,导致常年鼻塞、清涕不止。而寒湿是堵塞经络的元凶,空调冷气、冰品冷饮消耗脾胃阳气,内寒与外寒交织,导致鼻腔气血凝滞,黏膜水肿增生。此时若仅用抗炎药压制症状,如同“冰封河道”,反而加重深层淤堵。

第2点借“温通之力”引阳气上行通鼻窍


图片发自160App
保持身体经络的畅通,其实就是治疗鼻炎的关键。‍身体的经络、穴位分布,从头到脚,从躯干到四肢,数量也大。如何一次可以照顾到这些经络和穴位?答案就是药液泡澡!想要发挥温通作用,主要依赖两大机制:·皮肤透药,直通经络皮肤是人体最大器官,药浴时毛孔张开,药物有效成分(如艾叶的挥发油、黄芪的皂苷)通过角质层渗透进入血液循环,沿膀胱经、督脉上行至鼻,化解寒凝。·蒸汽开窍,双通路排邪热气蒸腾可舒张鼻黏膜血管,促进分泌物吸收,改善鼻塞;打开毛孔助肺排寒湿。第3点辨证用方,温通力倍增

图片发自160App
如果用中药熬出来的药浴水,先要辨证,要分清楚寒热。

一偏寒的鼻炎表现:流清涕、鼻塞、头痛身体、手足发凉恶寒、无汗,遇冷或冬季,上述情况更频繁。方子:防风30g、荆芥30g、艾草30g、川芎20g、苍耳子20g、菖蒲20g‍

二偏热的鼻炎表现:黄浊鼻涕、鼻塞、头痛舌红、苔微黄有发热、口渴、咯痰、嗅觉减退、咳嗽。方子:金银花20g、桑叶20g、菊花30g、连翘20g、竹茹30g、陈皮5g这些中药熬的水香喷喷的,没有难闻的味道,孩子们一般都可以接受。以上方子,均可根据孩子的体重,酌情加减。

第4点夏季泡澡

防伤阳、促吸收


图片发自160App
夏季,阳气旺盛,是“治鼻炎”的黄金时机,但要小心阳气外浮,守护好脾胃。

1水温宁低勿高超过40℃易大汗耗气,加重气虚。以孩子后背微潮、不出大汗为最佳状态。泡澡水的高度,不宜超过胸部,在胸部以下为宜。超过胸部,压力大,会比较难以承受。

2避免空腹或睡前泡澡饭后1小时进行,避免胃肠气血不足导致恶心;睡前泡澡可能兴奋神经影响睡眠。

3注意时间和次数一周2~3次,一次不超过20分钟,过犹不及。具体时间,看每个孩子的接收程度,泡到手脚温热、全身暖乎,或泡到小脸蛋红扑扑的时候,就可以结束了。

4药浴后防风固阳浴后立刻擦干,穿好袜子避免足部受寒;同时喝一杯温姜枣茶(生姜2片+红枣3颗煮水),补津液助阳气内收。

5这些小朋友不建议泡发烧、流感过程中的孩子;身体虚弱的孩子;有过晕厥的,血压、血糖异常的孩子;阴虚、气虚的孩子,要缩短时间。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