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装成牙疼、背痛,却2小时就能要人性命!这病不仅“狡猾”,还老少通吃!

付孝伟医生 发布于2025-03-31 20:12 阅读量953

本文由付孝伟原创

这个几天,想必给大家狠狠地上了一课。断崖式的降温,让我们把压箱底的摇粒绒、羽绒服都拿了出来。眼看春暖花开,还有更凛冽的寒风等着我们……,如果在冬天,尤其是1、2月是急性心梗的高发期,很多人就是在这个时候栽了跟头。心梗的原因究竟有哪些?若遇到突发情况,怎么才能最大程度地保命呢?

第1点心梗从来不嫌人年轻


心梗学名叫做「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从而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当冠状动脉出现急性闭塞或者重度缺血时,心脏肌肉就会因为缺乏血液供应出现坏死,使得心脏功能受损,严重时可能导致心脏衰竭甚至丧命。更值得警惕的是,心梗并不是老年病。年轻人一旦发生心梗,猝死风险更大。老年人的心梗常常存在多支血管病变,容易引发心绞痛,因此可以作为心梗发生前一个较为明显的警示症状。但年轻人的心梗通常都是斑块突然破裂导致,这就容易导致心梗又急又凶险。近年来,25岁以上人群心梗发病率逐年攀升,尤其是35-44岁人群,发病率3年间增加了31.8%。为了成为铁血老头老太,从现在就要开始警惕心梗发生的潜在危险。

第2点心梗可以冻出来




有的年轻人表面看起来是:大学生、打工人、未来的顶梁柱。其实私下里,抽烟、喝酒、熬夜、压力大、不运动、胡吃海塞……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不规律的生活作息,都是诱发心梗的狠毒杀手。但除此之外,环境对心梗的影响也不小。气温骤降带来的不仅是身体的寒冷,更会让心梗发病率攀升。据统计,在冬季气温每下降1度,心梗风险增加2%。寒冷刺激下,人体末梢血管会处于收缩状态,由此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可能会增加心脏负担,导致心脏病发生。如果突然从暖气房到室外,血管受到冷空气刺激,容易突然收缩,造成血流供应中断或血管阻塞,引起心肌梗死。尤其是凌晨到上午10点,是一天中心梗发病率最高的时候。

第3点心梗不止是心痛



急性胸痛并伴随大汗淋漓是心梗的典型前兆。心梗的胸痛持续时间较长,多超过20分钟且不能自行缓解,常伴有放射痛(包括左上肢、右上肢及肩部)、恶心、呕吐、气短、呼吸困难等。没有特殊原因的,在行走或上坡时会感到明显心累、气促并逐渐加重,甚至在休息时也感到有胸部压迫感。部分患者会感到胸闷、憋气,如果缺氧、憋闷的感觉越来越明显,还伴随胸痛等症状就很有可能是心梗前兆。此外,心梗发作前的数小时甚至数天前,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典型的先兆症状:牙痛或下颔疼痛,并多伴有大汗;嗓子或颈部的不适、堵塞感;上肢、左肩、左臂内侧、小指及无名指痛;持续后背疼痛;上腹部或肚脐周围可能出现压迫感、灼烧感等不适症状……当身体出现以上信号,应立即前往医院,及时排除急性心梗发作的可能。

第4点关键时刻,中医急救


图片发自160App

心梗发作超过20分钟,心肌便会出现坏死,而且坏死面积越大,死亡率越高。一旦出现急性心肌梗死,最需要做的:尽快把堵塞物化开,让血液尽快过去。如能在120分钟(2小时)内完成,可大大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如果热证明显的,出现面红神昏、鼻息热烫、口干口渴的,可以服用“安宫牛黄丸”;心梗热证不明显的,也就是纯血瘀型,可以及时服用“速效救心丸”。另外十指连心,在十宣放血,就是在疏通心脏血管的淤堵,是应对大部分急症的有效方法,这时候,应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学会这一招,真能救人。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