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体阳气的盛衰直接影响着身体的健康与活力,阳气不足,常表现为畏寒、发凉。所以中医认为,后背发凉多与心阳不足有关,腰腿发凉则常见于肾阳虚。
第一点身体发凉
第二点一个中药方
心肾一起养茯菟丸出自宋代的医学典籍《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组成为菟丝子250克、白茯苓150克、石莲子(去壳)100克。上述三味药捣碎成细末,用酒煮后,加入山药泥做成小药丸,每次10克左右,温水送服,一日三次。这个方子组成简单,但在补肾的同时,又能养心、安神、补血。主治心肾两虚,心气不足,思虑忧心太多;肾经虚损,阳气不固,出现溺有余沥,小便白浊,梦寐频泻等症状。
适应症广,副作用还小,是不可多得的良方。
第三点简单三味药,功效不简单。
2,白茯苓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脾、肺、肾经。茯苓长在松树底下,是抱着松根生长的。松木四季不老,茯苓得松树的收敛之气,因此可以四季常生,从而成就自己的物性,也被称为“四时神药”。茯苓伏藏土中而生,得土气至厚。一方面可以去除脾胃中多余的水湿,以强健脾胃;一方面作用于下焦,帮助身体中的水液排出体外。而“脾生血,心主血”,脾胃会把五谷精微转化为气血,而心需要血液的濡养才能安定。在这里,白茯苓通过去除脾胃中的水湿,增强了脾胃的转化功能,气血因此变得充裕,心神也得到了安养。
3,石莲子石莲子是睡莲科植物莲的老熟的果实,味甘涩微苦,归脾、胃、心经。也叫作“甜石莲”“壳莲子”“带皮莲子”。
与我们通常所说的“莲子”同为莲的果实,但是采收时间有所不同。石莲子一般是在莲完全老熟后采摘,而莲子是在果实新鲜之时就采摘。相比于莲子,石莲子性更寒,偏重去除脾胃的湿热,以达到健脾的功效。而莲子更偏重养,对于脾胃虚弱的人更适合。该方中用石莲子取其清湿热,开胃进食,清心宁神,涩精止泄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心烦、失眠、遗精、尿浊等症状。诸药合用,以补肾养心安神为主,通过调理脾胃,增强脾胃的运化能力,达到补血的作用。后用山药为丸,可以滋补肾阴;酒煮诸药,有助于活血行气。共同达到了补肾阳而不伤肾阴,补肾又养心,活血又补血的功效。
最后提醒大家,中药的用量因人而异,养生保健时用量宜小,治病疗疾时量宜大,服用前还是咨询一下医生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