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西医诊断分型
1. 神经根型颈椎病
- 表现:脖子痛,手臂发麻、无力(像触电一样),严重时拿东西会掉。
- 原因:颈椎骨刺或椎间盘突出,压迫了神经根。
2. 脊髓型颈椎病
- 表现:手脚麻木无力(比如走路像踩棉花),拿筷子困难,可能大小便失控。
- 原因:颈椎病变压迫脊髓,最危险,需尽快就医。
3.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 表现:头晕、心慌、恶心、耳鸣、视力模糊(症状五花八门)。
- 原因:颈椎问题刺激了交感神经,导致全身“假警报”。
4. 椎动脉型颈椎病
- 表现:转头时突然头晕、眼前发黑(可能晕倒)。
- 原因:颈椎压迫椎动脉,脑供血不足。
---
二、中医辨证分型
中医称颈椎病为“项痹”,认为与风寒湿邪、气血瘀滞、肝肾不足有关,具体分型:
1. 风寒湿阻型
- 表现:脖子僵硬怕冷,遇冷加重,热敷缓解,舌苔白。
- 中医调理:祛风散寒(如针灸、拔罐等)。
2. 气滞血瘀型
- 表现:脖子刺痛,位置固定,按揉更痛,舌有瘀斑。
- 中医调理:活血化瘀(如针灸、桃红四物汤)。
3. 气血不足型
- 表现:脖子酸软无力,头晕眼花,乏力,舌淡。
- 中医调理:补气血(如针灸,黄芪、当归炖汤,八珍汤)。
4. 肝肾亏虚型
- 表现:脖子酸软,腰膝无力,耳鸣健忘(中老年人多见)。
- 中医调理:补肝肾(如针灸,杜仲、枸杞、六味地黄丸)。
---
三、中西医结合理解
- 西医看结构:骨头、神经、血管的压迫是直接原因。
- 中医看整体:气血不畅、肝肾亏虚是内在基础,外感风寒是诱因。
---
四、日常调护建议
1. 避免受寒:脖子别吹空调,戴围巾保暖。
2. *穴位按摩:按揉风池穴(后脑勺两侧凹陷)、肩井穴(肩膀最高点)。
3. 适度运动:八段锦、颈椎操(缓慢左右转头)。
4. 药膳食疗:
- 气血虚:黄芪当归炖鸡
- 肝肾亏:黑豆核桃粥
---
注意
如果出现手麻无力、走路不稳等症状,先做西医检查(如CT/MRI),明确压迫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