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发科普(六)如何认识和防控脂溢性脱发

张浩医生 发布于2024-07-12 09:17 阅读量3003

本文由张浩原创

‍⚕️什么是脂溢性脱发?


脂溢性脱发,又称雄激素性脱发,是一种常见的脱发类型。据统计,我国男性脂溢性脱发的患病率约为 21.3%,女性约为 6.0%。

‍⚕️脂溢性脱发的表现?


它的症状表现为头皮油脂分泌过多,头发逐渐变得细软、稀疏。通常从前额两侧或头顶开始脱发,约 80%的男性脂溢性脱发患者会在 30 岁前开始出现症状,其中有 50%在 50 岁时发展为重度脱发。女性患者症状相对较轻,但也有不少人出现发际线后移或头顶头发明显稀疏的情况。

‍⚕️脂溢性脱发的成因较为复杂:


1. 遗传因素:研究表明,如果家族中有脂溢性脱发的患者,子女患病的概率比普通人高出约 5 倍。

2. 激素影响:雄性激素水平过高是导致脂溢性脱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脂溢性脱发患者中,约 95%的男性和 70%的女性体内的双氢睾酮(DHT)水平偏高。

3. 生活习惯:长期熬夜、精神压力大、饮食油腻、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都可能加重脱发。例如,经常熬夜的人患脂溢性脱发的风险比正常作息的人高出 30%。

‍⚕️如何应对脂溢性脱发?


1. 药物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外用的米诺地尔溶液,有效率约为 50%-85%;口服非那雄胺片,对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但需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适用人群。

2. 改善生活方式:保持充足的睡眠,每天至少 7 小时;减轻精神压力,学会放松;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3. 头发护理:选择合适的洗发水,保持头皮清洁,但不要过度洗头,建议每周 2-3 次。




脂溢性脱发虽然常见,但只要我们重视起来,采取科学的方法,还是可以有效控制和改善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