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出门诊的时候,见到过很多孕妇肿着半边脸,表情痛苦地走进诊室,要求医生治疗,她们不少人情绪激动,哭着讲自己的病情。这些患者一般都是别的医院转诊过来的,理由是风险大或无输液条件。对于孕妇患者,我们的心情是复杂的。如果是普通患者就是开药消炎,然后嘱咐消肿后拔牙。但对于孕妇,她孕育的小生命是我们考虑的重点,临床上虽有相对安全的抗生素可供使用,但毕竟没有哪个药企敢拿孕妇做临床试验,这也是不被医学伦理所允许的。使用抗生素后感染会消退,但药物可能会对胎儿有潜在的不确定的影响;如果不用抗生素,感染的进展会比较快,严重的感染会增加胎儿畸形、死亡的风险,甚至会造成孕妇的死亡。
这就要说一说孕妇的特殊性,大部分人都有牙病,比如牙龈炎、牙周炎、阻生智齿及其引起的冠周炎、龋坏牙引起的根尖周炎等。在正常人身上疾病有其自身的发展过程。孕妇则不然,怀孕期间,体内雌激素和黄体酮水平会大幅升高,许多平时不会引起重视的小病会迅速进展,智齿冠周炎就是一个典型(我有一个患者,在怀孕期间面部肿瘤成倍增长,最后造成了面部外观的极大改变)。很多女性为了孩子都耽误了自己的治疗,付出的牺牲非常大。
口腔医生总是建议拔智齿,让很多患者觉得不理解,很多人觉得我的智齿长的好好的,不痛也不肿,干嘛让我活受罪。阻生智齿因为没有完全萌出,牙齿和周围的牙龈容易积存食物,形成一个良好的细菌温床,导致冠周炎。平时不痛不肿是慢性炎症,在自身免疫力下降的时候慢性炎症就会急性发作。发作时牙龈肿痛,张不大嘴,吃饭受影响,严重的体温升高,感染扩散至周围间隙,甚至蔓延至胸部或引起脓毒血症、颅内感染。
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通过冠周冲洗治疗,对于较为感染严重的孕妇我们一般收入院,使用比较安全的青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值得说的是,甲硝唑虽然对口腔感染效果较好,怀孕早期孕妇尽量不用),等到有明显脓肿形成时再切开排脓。对于用药要综合考虑,不可以过分强调胎儿安全而忽视母亲应当接受的必要的治疗。治疗期间请产科会诊,加强胎儿监测。在孕妇急性炎症控制后,根据情况可以考虑拔除患牙,拔牙通常在妊娠4-6月进行,前三个月拔牙容易流产,后三个月拔牙容易早产。对于不拔牙炎症就不会减轻的,可以不遵守常规,尽快拔除。
最后,希望广大女性朋友知道,怀孕期间很多寻常的口腔问题都会变得比较棘手,孕前应当行口腔检查,拔掉发过炎或可能会发炎的智齿,洗一下牙齿,补一下蛀牙,让怀孕少一些烦恼,多一些为人母亲的快乐。
我是深圳市人民医院口腔医生,业余讲一些医学科普。工作微信:doctorbaixuex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