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龋病根据龋坏深度分为浅龋、中龋和深龋。
浅龋位于牙冠时,一般为釉质龋或早期釉质龋,在牙颈部则为牙骨质龋或牙本质龋,无明显自觉症状,不易发现;
中龋为龋坏发展至牙本质浅层时,对酸甜食物敏感;
深龋则进展到牙本质深层,可见龋洞,食物进洞,可产生疼痛,冷热刺激也可产生较明显疼痛。
龋病深浅不同,治疗方法也有不同。
浅龋因龋坏局限于釉质中,对牙髓组织的影响较小,因此治疗时去净龋坏组织,使用充填材料(如复合树脂,银汞材料)进行充填即可。
中龋根据患牙反应不同采用不同治疗方法,无明显自觉症状者可使用充填材料治疗充填,对患牙敏感者,可酌情进行单层垫底永久充填,常用的垫底材料有玻璃离子水门汀、流动树脂等。
深龋因龋坏近牙髓组织,常有不同自觉症状。
1、安抚治疗:对于无明显自发痛,而激发痛明显,去龋备洞过程中极其敏感者,先进行安抚治疗,待症状消除后再作下一步处理。窝洞清洁后,放置大小合适的丁香油酚棉球,用氧化锌酚粘固剂封洞,观察1-2周,复诊正常者酌情垫底充填或间接盖髓术。
2、间接盖随术:急性龋:如去净龋坏组织有穿髓风险,可在洞底保留少量软化牙本质,洞底置氢氧化钙制剂,然后行垫底充填。若一次充填把握不大,在间接盖随后用氧化锌粘固剂加磷酸锌封洞,观察1-3月,复诊正常时去除部分粘固剂行永久充填。慢性龋:如去净龋坏组织有穿髓风险,可在洞底保留少量软化牙本质,洞底置氢氧化钙制剂,封洞观察3-6月,复诊无症状时,去除软化牙本质,无穿髓则盖髓、垫底、永久充填,一旦穿髓则行牙髓治疗。
需要强调的是一些慢性深龋往往无明显自发痛,但在龋组织去除过程中若发生穿髓则需行牙髓治疗。深龋治疗在安抚治疗、间接盖随或永久充填体仍有发生自发痛等牙髓病的可能,一旦发生,则应及时进行牙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