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看牙前要做哪些准备(牙周、拔牙、种牙)

高懿医生 发布于2024-11-03 09:07 阅读量3180

本文由高懿原创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需要实现血压的长期稳定控制、维护全身健康,与此同时其口腔健康也不容忽视。但口腔治疗如牙周治疗、拔牙及种植等有创操作,可能会引起患者的紧张情绪、疼痛感和手术应激反应而诱发血压波动;局麻药中可能含有的肾上腺素,也会诱发血压急剧上升,进而增加术后出血风险,甚至可能触发心脑血管疾病的急性发作,从而威胁生命安全。


       那么,高血压患者在遭遇牙周问题、需要拔牙或种牙时,该如何正确应对呢?看牙病前要做哪些准备呢?


高血压患者的口腔各科治疗|综合病例|陕西嘉友科贸有限公司


一、牙周治疗:确保血压达标、情绪稳定


1.确保血压稳定在160/100mmHg以下

       牙周治疗作为一种有创性的治疗手段,对血压管理有着严格的要求。为确保治疗安全,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必须常规监测血压,并确保血压稳定在160/100mmHg以下,这是进行正常牙周治疗的前提。在就诊时,患者应当真实全面地向医生说明自己的高血压状况及用药情况,以便医生能够据此制定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


2.确保情绪稳定

  在治疗过程中,保持情绪稳定至关重要。患者应尽量避免情绪紧张,以免引发血压升高或其他不适。若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头痛、头晕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向医生反馈,以便及时调整治疗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服用钙通道阻滞剂(如络活喜、硝苯地平等)的高血压患者,在治疗牙周炎时需特别留意牙龈状况。这类药物有时会引起牙龈增生,表现为牙龈肿大。若发现此类症状,患者无需过度担忧,应及时前往专业的口腔医疗机构寻求治疗,以控制牙龈增生并维护口腔健康。


3.若暂时无法治疗,要加强口腔卫生管理

  对于因高血压未得到有效控制而暂时无法进行牙周治疗的患者,建议积极寻求内科医生的帮助以调整内科用药,并在此期间加强口腔卫生管理。这包括认真刷牙、使用牙线或牙缝刷等清洁工具,以有效清除牙齿邻面的食物残渣和菌斑,从而缓解牙周组织的炎症症状。通过这些措施,患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口腔健康状况,并为后续牙周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牙周治疗 的图像结果


二、拔牙治疗:心电监护确保患者安全


       对于单纯性高血压患者,若血压管理得当且无心、脑、肾等并发症,通常能够良好耐受拔牙治疗。然而,手术刺激与麻醉药物的应用可能引发血压急剧波动,故术前血压若超过180/100.mmHg,则必须先行内科治疗,调整血压至安全范围后再行拔牙,以避免发生高血压脑病或脑血管意外等风险。


1.拔牙前,主动向医生告知病史

  拔牙前,患者应当主动与医生沟通,详尽告知高血压病史、当前用药详情及血压控制状态,同时留意近期是否有头晕、头痛等症状,并提供历史最高血压值及近期血压波动记录。医生将基于这些信息进行个体化风险评估,必要时调整治疗计划或建议暂缓拔牙,以确保患者安全。


2.心电监护确保患者安全

  当前,众多医疗机构已针对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患者推出了心电监护拔牙服务。

  拔牙过程中配备心血管内科或麻醉科专家、口腔颌面外科专科医师及专业护士团队,并辅以先进医疗设备如多功能心电监护仪(含血氧饱和度监测)、供氧系统、除颤器、气管插管装置及全套急救药品,从而全方位保障拔牙手术的安全与顺利进行。


3.治疗前,情绪放松;治疗后,均衡饮食

  治疗前,患者应努力维持血压平稳,治疗中保持心态平和,可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方法缓解紧张情绪,防止心理应激导致血压升高。

  治疗后需密切关注身体状况,观察有无血压波动、出血及疼痛加剧等异常情况,一旦发现不适,应立即就医。

  此外,治疗期及康复阶段应坚持均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及硬质食品,以促进拔牙创面的愈合,并继续遵循低盐、低脂的高血压饮食原则。


高血压口腔 的图像结果


三、种植修复治疗:提防可能的血压剧烈波动


       如今,口腔种植修复治疗已成为牙列缺损、先天性牙列缺失等口腔问题的重要治疗手段,其以卓越的舒适性、美观度及对邻牙的零损伤,而显著优于传统活动义齿或固定桥修复方法。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种植修复治疗作为一项手术性操作,其过程相对复杂,对机体的创伤也更为显著。对于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来说,接受口腔种植修复治疗时需格外谨慎,其中血压管理成为术前准备与术后护理的关键环节。


1.收缩压超过148.mmHg,骨密度会降低

  首先,种植体植入的手术性质决定了其可能诱发血压的急剧波动,进而增加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这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其次,高血压状态会干扰机体的钙代谢平衡,加速钙流失,尤其是当收缩压达到或超过148.mmHg时,骨密度会以每年约3.79.mg/cm的速度快速下降。

  鉴于牙槽骨质量是种植体初期稳定性的“基石”,骨密度的降低无疑会削弱种植体的成功率,影响修复效果。


2.血压控制在160/100.mmHg以下,种植可行

  尽管如此,高血压并非种植体植入的绝对禁忌。在患者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维持在相对安全水平(如收缩压不超过160.mmHg,舒张压不超过100.mmHg)时,种植修复治疗仍可被视为一种可行的选择。

  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进行口腔种植修复治疗时,需采取一系列周密措施。

  术前,应详尽评估患者的血压控制状况,确保其处于稳定状态;

  术中,通过心理疏导等手段减轻患者的紧张与焦虑情绪,以维持血压平稳;

  术后,则需严格遵循医嘱,合理使用抗炎、止痛药物,保持口腔卫生,选择适宜的饮食,以促进术后恢复,确保种植体的长期成功。


种牙 的图像结果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