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过敏怎么办

吴越医生 发布于2024-10-28 20:25 阅读量64

本文由吴越原创


——小朋友问了我一个问题:

整天躺着也可以过得很好,为什么要学那么多东西。

我想了想,告诉他:

未知是很可怕的事情。因为不了解,所以会害怕。如果不想活在恐慌之中,就要拥抱未知,了解它,战胜它。




大概从刚接触医学开始,老师给我们灌输的思想就是:“医学,是权衡利弊的过程”

既然要做选择,那一定是难的。

而这又不是简单的吃米饭吃面条的问题,因为对生命要有敬畏之心。

但是缺乏标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所以才有矛盾。

如果结局是好的,皆大欢喜。

如果结局让人失望,解决矛盾的方式可能也会让人心寒,毕竟人性经不起考验。

于是,我们希望有一个标准或者指引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

敢于站出来制定指引的人,我是很尊敬的。



药物过敏,是排它性诊断。

过敏的表现决定了当药物无可替代的时候,是可以继续使用还是停药。


药疹,是?不是?

最近遇到一个病例,吃激素过敏,吃抗真菌药物伏立康唑过敏,过敏的表现是皮疹,伴痒感。服用抗过敏药物氯雷他定,皮疹能很快消退。

既往有反复湿疹史,平素有揉眼揉鼻,但是否认鼻炎史:)。考虑诊断: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



皮疹大概是最难鉴别的药物过敏反应了。药疹本身的形态可以表现为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几乎所有的药物都可以引起皮疹,很难明确罪魁祸首是哪个药物。



这个病例在处理的过程中,有几个值得探讨的地方:


1、孩子先吃的激素,出现了一些皮疹。继续服用伏立康唑,皮疹加重。

根据家长事后的回忆,从时间上来看,皮疹应该是速发型过敏反应。从上图可以看出,皮疹的分布范围不广,看上去不太“吓人”。孩子也没有发热,但是痒感还是挺明显的。速发型过敏反应,按理说激素本身对这类过敏反应应该是有抑制作用的。可能也是症状太轻微,孩子继续服用了伏立康唑,皮疹范围开始变大,躯干、四肢、面部都开始出现。于是,紧急服用了抗过敏药物。幸运的是,抗过敏后皮疹很快就消退了。


2、那这个时候到底考不考虑药物过敏,我是比较疑惑的。当然因为药师无法诊断,所以先抛开这个不谈,接下来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停药还是继续治疗?有没有替换药物?

孩子虽然肺部影像严重,但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治疗,确实好转,临床症状轻微,家长并不想继续治疗。但是为了不让孩子的肺部情况变得更加糟糕,还是建议继续抗真菌药物治疗。这个原因大家感兴趣可以去学习一下“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那假如说考虑伏立康唑过敏,唑类药物交叉过敏暂未见报道,替换的口服抗真菌药物无论是伊曲康唑还是泊沙康唑,都是非常昂贵的。静脉注射两性霉素B就更不合适了。总之,家长是拒绝了这些方案。


3、怎么办呢?人美心善的美女医生决定对家长动之以理晓之以情,我们一起去跟家长沟通。我们委婉地表达了:“孩子确实需要继续治疗,抗过敏药物有效,也许可以先试试边服用抗过敏药物边用药。并且,建议先服用激素,观察没有出现皮疹,再服用伏立康唑。如果服用激素出现皮疹,视皮疹的严重程度,酌情给抗过敏药物或者暂停继续用药。总之,就是在医院,在我们的密切观察下一起再试试。”

这个建议不是空穴来风。是需要权衡利弊的,比如再次接触过敏原,孩子有没有可能出现全身性过敏反应?这个孩子的皮疹有多大概率是感染引起,有多大概率是药物引起?


4、最终,一切风平浪静。孩子没有再出现皮疹。

那么倒推过去是不是可以排除孩子的皮疹不是药物引起?


大部分时候,我们遇到可疑药物过敏,是不太敢尝试再次使用可疑药物的。但是,有时候当你的选择不多的时候,也许可以再结合皮疹的形态、既往用药史、孩子的具体表现再斟酌斟酌,当然获取家长的充分知情和准备好必要的抢救措施是很重要的。




相关疾病: